金融海嘯令減值撥備飆升,對銀行盈利及資本充足狀況均構成壓力,不少本地及海外銀行紛紛透過供股增資擴股,證券界亦關注,上市銀行會否選擇將部份金融資產,按新修訂的會計準則重列入賬,以紓緩壓力。持有龐大證券投資組合的恆生銀行(011),其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接受訪問時說,對該行目前資本水平很滿意,沒有集資計劃。記者:劉美儀
對於恆生最終有否採納新會計準則,即毋須按市值將投資組合計算入賬,柯清輝沒有直接評論,只說該行的證券投資組合,平均年期僅剩約1.3年,規模亦不斷縮減。恆生證券投資組合高峯期總額逾2000億元,他表示,自去年第三季起,該行已沒有再增持新投資證券。
證券投資曾逾2000億
證券市場流通情況雖仍要一段時間才會改善,但柯清輝認為近期亦「無乜差到」。他又稱,相信不會有太多本地銀行會採取重列賬目的選擇,因為「實際作用不大」,亦易令外界揣測銀行可能表現欠佳。鑑於世紀海嘯的不尋常處境,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今年10月,容許企業將「持作交易用途」(Held for Trading )或「可供出售」(Available For Sale )的資產,重列為「持至到期」(Held-to-Maturity )或「應收賬款」(Loans and Receivables )項目,即毋須再「按市價變動」(Mark To Market )計入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符合資格重列的項目,須追溯至7月1日一次過按市價重列入賬。香港會計師公會因應國際會計新修訂,於10月中宣佈跟隨,銀行則於11月前決定是否重列。恆生是本地少數持有龐大證券投資組合的銀行之一,截至6月底有關投資總值1846.54億元。有證券界估計,該行組合大部份列為可供出售證券,當中達九成屬金融機構資產,只要市價跌幅兩成或以上,恆生的核心資本充足率便可能從年中11.3%,降至約8%。柯清輝表示,恆生持有的證券投資並非作交易用途,雖然可供出售證券類別,按市值計賬若出現跌價,仍要透過資產負債表內的儲備抵銷減值,對銀行資本會產生負面影響,但是否構成壓力,則取決於銀行資本實力是否足夠,他強調對恆生資本狀況很滿意。
滿意恆生資本狀況
被問及明年會否發行次級債強化次級資本,或以供股方式增資擴股,他指出,現時發債成本並不吸引,該行現階段亦沒有集資計劃。對於末期派息是否能維持去年比率,則要留待明年3月公佈。明年度銀行業營運環境將更見嚴峻,柯清輝表示,本地儲蓄存款已降至零息,儘管新造貸款息差或會略為擴闊,惟息率重訂過程要經過一段長時間,而且貸款需求疲弱,其他非利息收益亦面臨很大壓力,特別是雷曼迷債及馬多夫騙案後,客戶對投資產品存有更大戒心,只有一些防衞性的保守收息產品,才有人問津。
部份金融企業近期撲水潮
銀行:高盛方法:發售新股 涉及金額:50億美元銀行:AIG方法:紐約儲備銀行貸款 涉及金額:850億美元銀行:摩根大通方法:公開售股 涉及金額:100億美元銀行:美銀方法:配股 涉及金額:100億美元銀行:RBS方法:英政府注資 涉及金額:150億英鎊銀行:巴克萊銀行方法:英政府注資 涉及金額:30億英鎊銀行:渣打集團方法:供股 涉及金額:18億英鎊銀行:花旗集團方法:發優先股予財政部 涉及金額:200億美元
柯清輝對恆生銀行目前資本水平很滿意,並表示無集資計劃。資料圖片
FROM: 頻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