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時間昨晨10時05分,一代報人陸鏗在美國三藩市病逝。這位閱盡歷史滄桑、自誇平生只幹過記者和囚犯兩種行當、下輩子還要當記者的報人,身體力行「記者要永遠保持初戀的熱情、戰士的勇氣、宗 的虔誠和殉道的精神」,以其備受爭議的傳奇經歷,在中國新聞史上寫下燦爛的一頁。
陸鏗號「大聲」,人稱「陸大聲」。除了嗓門洪亮之外,他坦率直言,時有振聾發聵之舉,也是其中原因。他先後坐過國民黨、共產黨的牢共22年,出獄後又因得罪國共兩黨,同時被海峽兩岸列入禁止入境的黑名單。他曾為維護新聞自由,力抗國民黨總裁蔣介石;也曾為維護新聞自由,連累中共總書記胡耀邦。
1940年代,陸鏗擔任《中央日報》副總編時,曾主張「先日報、後中央」,即新聞第一,其次才是作為國民黨喉舌。1947年7月29日,在陸鏗策劃下,《中央日報》披露了孔祥熙、宋子文家族挪用3.8億美元外 的消息,震驚中外。蔣介石下令追查消息來源,並當面逼陸鏗交代。但陸鏗抱 「不要腦袋」的決心,痛陳是非,終讓蔣介石釋懷,決定「甚麼人也不處分」。
陸鏗新聞生涯中的巔 之作,是1985年5月10日以香港《百姓》雜誌社長身份,在中南海採訪被稱為中共開明派代表的總書記胡耀邦。胡耀邦在訪問中就中共高層政治分歧、新聞自由等敏感問題坦率地發表了意見。
胡耀邦看到《百姓》的報道大樣後曾提出七點修訂要求,但被陸鏗拒絕,結果報道成為胡耀邦被迫下台的罪狀之一。中共中央的文件指:「(胡耀邦)破壞集體領導原則,不和政治局其他同志商量,就接受包藏禍心的陸鏗的訪問,洩露了國家機密,並任陸鏗肆意攻擊我黨政治局委員(胡喬木)、書記處書記(鄧力群)。」
陸鏗後來曾就連累胡耀邦表示反省,認為「應該受到譴責,至少是良心的譴責」。但是,中國前外交官陳有為指出:「陸鏗只不過是把掩蓋 中共黨內改革派與保守派之爭的薄薄面紗過早捅穿而已。」
遺憾的是,在經歷一甲子歲月後,像蔣介石那樣當權者對傳媒的寬容在中國大陸仍難看到;在經歷二十三載春秋之後,像胡耀邦那樣領導人對記者的坦誠在中國大陸再看不到。當年的國民黨喉舌《中央日報》尚有「先日報、後中央」之議,今日的中共喉舌《人民日報》連「先日報」都談不上,遑論「先人民」,採訪自由的承諾只釘在北京奧運的佈景板上,新聞自由在四川大地震中也只是曇花一現。
在今日中國,像陸鏗那樣敢於拂逆當權者、勇於追求新聞第一的記者更顯得難能可貴;呼喚中國的新聞自由,首先要呼喚像陸鏗那樣的報人。
可喜的是,內地近年湧現了《南方都市報》前主編程益中、《中國青年報》旗下《冰點》周刊前主編李大同等新一代報人,為中國的新聞事業保存了生機和希望。但是,新聞春天的到來,仍要寄望於保護新聞自由的法律、制度的誕生。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