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06月08日星期日05:05AM
【明報專訊】唐家山堰塞湖的險情日益嚴峻,連日來水位上漲,湖淹沒的漩坪鎮下方,有個2000多萬立方米的滑坡體,一旦滑動將會造成巨大湧浪,令洪水撲向低窪地。
縱然,下游20萬名居民已完成撤離,洪流亦將造成經濟與社會的巨大損失。而昨日,當地已通過泄流槽開始泄洪。
堰塞湖坍塌在地震多發地帶的四川 ,曾是歷史上的一大創傷。地震與水利工程專家、香港大學 副校長李焯芬,在汶川大地震後,給本版說一個清乾隆年間的慘痛故事。
2004年,李焯芬教授發表了他與其他學者合撰的研究報告,考據這段堪稱世界史上最具災難性的地震後堰塞湖潰堤事件。
時維1786年6月1日。這天中午,四川康定——瀘定地區遭遇強烈地震。歷史文件顯示,餘震持續12日,據川陝總督的奏摺報告,沿磨溪與色拉哈斷層,北至康定、南達得妥,區內方圓720平方公里,絕大部分的乾草泥屋和厚石板蓋的房子,以及約兩成的有木樑柱的磚房,都坍塌了。同時,地震直接導致了大渡河沿岸的大片山體滑坡,堵塞了河流,川陝總督報曰:在老虎崖,大山崩裂,攔河成壩,使壩後河旁廣闊農地淹沒水中,壩中水位高逾198尺。
大山崩裂攔河城壩
10天後,這道滑坡突然坍塌了,將農田洗淨盡,並造成超過10萬人死亡,較直接因地震而死的更多。從此,一道石碑豎立起來,上刻「乾隆伍十一年大限地動山崩石立作山一皮今洞子節水九日五月十四明出水」,紀念這重大傷亡。科學家後來根據地方誌等歷史文獻,對照震感與損情的文字描述,認為是次地震震央位於磨溪活斷層的雅家埂,深20公里,強度相當於如今黎克特制7.75級。
「在歐亞板塊與印度 板塊邊緣的四川,從來是地震多發帶。」李焯芬教授在報告中列出歷史上幾次大地震,包括1933年8月25日疊溪7.5級地震,造成泯江160米高的堰塞湖,45天後決堤,250公里外的村落逾2500人死亡;1967年6月8日,地震造成雅礱江上一個6萬8千立方米的水庫,9天後,水庫滿溢,洪水以每秒5萬3千立方米的速度狂瀉13小時,幸而下游居民一早撤離而無傷亡。
兼擅水利工程與地震研究的李焯芬教授,自小深感中國農民遭遇水旱災害之苦,而有志透過水利工程,追承大禹精神,改善農民境遇。自1980年代即經常往大陸研究與考察,參與蓬勃發展的水利發電工程。
汶川地震後,民間有指四川水庫興建繁密,誘使大地震發生。但李教授指,水庫確會誘發地震,因水壓增加會使河谷下層的斷層錯動,但強度不至於自然地震般強,通常只為2級左右,最高6級,築壩時能設計至可以頂受較高級數的地震。而且,水庫誘發地震只會發生一次,能量釋出後將不再發生。
然而,他指出,中國的水庫堤壩,不少是興建不牢固的「病險堤」,如唐山的陡河水庫,當年震後泥土鬆散,即出現液化的危機。如此病險堤,全國有近2萬個,四川災區即有700多個,特別是五十、七十年代群眾運動堆建的堤壩,因輕視成了「臭老九」的科學家的專業知識,都輕易散垮。不過,李教授指,目前災區內的水庫水位都已降低,減輕水壓。
同是地震,乾隆盛世的災害傷亡慘烈。幾百年後崛起中的共和國,唯有真正避免洪禍接連震劫,方是國人世代輪迴出來的幸福。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