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上周末在災區勉勵學生,在黑板上寫了「多難興邦」四個字,說要「充滿希望面向未來,努力奮鬥。」
溫總不是第一次用「多難興邦」來鼓勵人心了。年初雪災期間,溫總對支援中國建設的外國專家也說了「多難興邦」這句話。更早在03年沙士期間,溫總也以「多難興邦」來形容沙士災難。總之,凡有災難,就是興邦的時機也。
《人民日報》在剛過了哀悼日的22號,發表一篇評論員文章〈災難鑄就偉大的中國〉,文章說,「對於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而言,汶川大地震是一個悲壯的過去,更是一個偉大的開始」。似乎中國因多難變得越來越偉大了。
周一至周六刊出
但為甚麼越來越偉大,災難卻越多呢?若偉大能誘發災難,那麼我們倒希望中國不那麼偉大比較好了。
「多難興邦」,最早見諸《左傳》:「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 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晉劉琨的《勸進表》:「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 聖明。」是以多難帶來殷憂,而憂思則可以開 聖明,振興國家。
但「多難」只是會 發憂思、反省的條件,如有這種反省,就有可能「興邦」,若無反省力,那麼邦就興不起來。因此,「多難」不是一定會「興邦」的。若只強調多難,而忽視了「殷憂」,又怎會開 聖明,帶來興盛之局面呢?
但中國現代歷史,卻偏偏在災難後缺乏反省能力。八年抗戰夠多難了,但勝利後立即陷入了國共內戰的紛擾局面。中共建政後,開頭還過了幾年安樂日子,但很快就有肅反、反右、大躍進、大饑荒、文化大革命等連串苦難。按說大躍進餓死幾千萬人後,中共應該殷憂,從而「興邦」了吧。但可惜只是作政策的調整,也就是在劉(少奇)鄧(小平)主政之下走了一段經濟稍自由化之路,並沒有對反右、大躍進的倒行逆施作深入反省。終於,毛澤東看到人民喘過氣來,就又發動了目的是奪權的文化大革命,導致一場浩劫。
文革以後,中共作了一次宜粗不宜細的小小歷史總結,然後由鄧小平開始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實際上是不檢討過去缺失、不作反省地自我作政策上的大轉變。有關文革的討論,在公開的媒體上仍是禁區,連文學作品都受到規範。巴金建議設立文革博物館,當然也不可能實現。過去的多難的政治,帶來興邦了嗎?經濟上因為自由化當然是成長了,但付出的環保、道德、貧富分化的代價卻太大了。甚麼原因?正是「多難」卻沒有在體制上作反省的原故。
前天,港台電視部製作的《鏗鏘集》,以「大地的警號」為題,對四川地震作了深度採訪,受訪的四川學者、環保人士多認為這次地震是緣於過度建造大大小小上百個水電站而誘發地殼變化所引致,大地震是大地的警號,中國若不正視這警號,不作反省,不順應自然,仍然奉行「人定勝天」的好大喜功的開發政策,是不會因「多難」就能興邦的。
大地震發生後,內地已有不少傳媒提議要設立地震博物館,或像9.21台灣大地震那樣興建地震公園。上海《新民晚報》在上周提出,設立博物館是因為「我們要有保留『證據』的強烈意識」。甚麼證據?包括倒塌的學校用甚麼建材,包括地震發生前,四川省政府是否曾「闢謠」反駁地震會發生,包括所有關於這次地震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種種資料。只有將所有事實都擺出來,才能追究責任,並使政府和人民吸取 訓,產生憂思,開 未來。
但是,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宣部、國新辦已聯合下令,通知所有網站、新聞單位,不許擅自報道災區情況,要統一報道,多抓正面典型了。《人民日報》除發表評論員文章〈災難鑄就偉大的中國〉之外,還發表〈中國加油!〉的長篇報道,回顧三天全國哀悼日,強調「悲痛生長堅強,信念凝聚力量」。《解放軍報》就發表〈中國感動世界世界襄助中國〉的文章,強調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在這次賑災中「令整個世界為之動容」。
中國將會洋溢在勝利的殷喜中,不會殷憂。好了傷疤忘了痛,等待下一次災難帶來又一次興邦。
「天祐吾民」,這是《南方都市報》關於地震言論專輯的總題,也是筆者無力的祝願。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