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有感而發] 聖火背後,大國說不出的悲哀

當CNN 主持人Jack Cafferty 一句「中國人是一班蠢貨和惡棍」在內地以至國際華人社會引起比聖火更熾熱的愛國熱情之際,身處香港,我們可以保持「客觀」、「中立」,任愛國風再強烈也吹不皺那沒有多少春意的池水。

  有見及此,對國家懷有濃烈情感者大概會語帶悲愴地發出以下慨歎:愛,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憤青」式狂熱澎湃是一種,維權人士式悲憤憂心是一種,愛恨交織的痛苦掙扎是一種,含情凝視的默默支持也是一種;但最令人心寒的是視若無睹的冷漠,因為在那空洞的眼神裏,看不見也找不到一絲情感。

  由「3.14」拉薩事件,到西藏人權議題,再到北京奧運聖火傳送,一連串事件中,身處香港這國際大都會,也許沒有過多民族情緒被撩起。但正因為處於中西文化交匯之地,這裏的有心人也就可以更冷靜理性地進行獨立思考,因而也看得更清楚。

務實地拚經濟人權亦很實際,中國國土面積排名全球第四,人口世界第一,未來經濟體將超越美國,可與當今世界唯一霸權一較高下,種種經濟數據顯示發展勢頭良好,不少評論視之為金磚中的金磚。縱使今日北京政府因奧運再如何受到批判、衝擊,卻有不少人將之解讀為「妒忌」中國的表現,始終抱著他們不敢「去得太盡」的心態,因為中國的無限商機不是外國(尤指西方國家)可以忽視或輕易放棄的。

  說穿了,經濟利益遠比人權道德來得重要,畢竟對於務實的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人權就是「溫飽」,而解決溫飽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發展經濟。這邏輯引伸出要踏實地把經濟搞上去,只要經濟上去,讓世界見識中國的實力,咱們中國人便能一掃百年的恥辱,得到全世界的尊重。

  於是,全國都乖乖地變得很務實,一切只談經濟拒絕政治,由國家主席、總理到地區官員,紛紛苦口婆心地勸戒我們要務實,因此,我們堅信奧運不應該與政治混為一談,我們的同一夢想是變得富有,得到溫飽後有餘錢追求狹義的quality of life (物質層面)。

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夢想,個人層面如是,國家層面如是,我們會務實地崛起,從甫一開始的大國崛起,繼而到和平崛起,再到和平發展,處處向外展示只要經濟發展,永遠不稱霸。為了符合「國際慣例」融入世界,我們見招拆招,一頂「負責任大國」的帽子扣下來,我們「欣然接受」,一心以為這是國際社會對我們努力融入的接納,殊不知從另一方面看,是自己把緊箍咒牢牢套到頭上。

  為了得到國際社會的接納和尊重,中國摒棄意識形態的追求,把全國人力物力集中到經濟發展,愛國情操的「正確」表達途徑也要貢獻於經濟發展,全速向成為名正言順的「金磚」出發。卻不知道愈是這樣,愈被西方社會誤解,對於內地青年的愛國行為,無論情緒如何慷慨激昂、正氣凜然,卻總會令西方社會聯想起文革,或有心或無意地以「被洗腦」的角度解讀。「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是我們美好的願望,「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夢想」才是事實的真相。

  中國的經濟實力迅速增長,的確如國人所設想令世界目光集中到中國且「另眼相看」,但劇本及對白卻完全相反。當中國愈是賣力要融入國際社會,卻漸漸發現愈受到排斥。許多人都感到迷惑:到底原因何在?細究之下,不無與文化發展的相對落後有關,亦即所謂軟權力的滯後。

  歷史書裏常說:中華文化歷經五千年的沉澱,源遠流長。放眼當下,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卻漸漸消失,就算僥幸得以留存下來的,也日漸不為人所熟悉、珍惜。君不見眾多歷史文物、建築遭受破壞之嚴重?有形的尚且岌岌可危,更不用說知識層面,國學儼然已成了象牙塔裏的另一陳列品,國學家僅為十三億人中的寥寥數人。

斷層的文化,文化的斷層,文化向世界出發,需要充足配套,以國際社會能夠接受的語言及方式走向世界,目前做的顯然遠不足夠。以中國戲曲為例,京劇的英文翻譯為Beijing Opera,不倫不類而且失真;而如「相公」、「官人」、「娘子」、「內人」等等古典戲曲裏的常用詞,都極富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充分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含蓄幽遠,但一旦翻譯成英文,則一概變成平面的husband、wife。

  你可以說這些都是翻譯界的工作,但起碼我們應該意識到前後兩者之間的差異,也應了解其中所蘊含的文化意義,然而,只怕我們這一代,連解釋其中的差異也有心無力了,更遑論要確切地把文化底蘊翻譯出來。

 《江湖中國》一書中,作者于陽提出了中國當今社會的五大異於常理的現象,藉此作為引子探討中國面臨的各種社會問題最深層的原因,例如「老實人吃虧」、「壞人佔便宜」、「禮教大幅落後鄰邦日、韓」等,這些現象背後引伸的是關乎國人的道德修為、文化涵養以至整個國家的價值觀、文化承傳。作者的觀點是近五百年來的「江湖化」導致這些現象的產生,從而造成今天社會許多道德精神淪喪、文化禮教崩潰。

  現任香港城市大學客席教授的劉再復先生則說近代中國貴族精神瓦解,概括之即「自尊」、「低調」、「守持遊戲規則與心靈規則」等精神特質的缺失,是故國人都失去了自我尊嚴的恪守與維護,失卻對高雅神聖的事物的追求。

  一個銅板兩個面,說的其實都是同一意思。今天中國的經濟成就舉世矚目,把積弱百年的貧窮落後形象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商機處處、鑲金鍍銀的繁榮盛世景象。而同一時間,國民在國內公共場所以至國外的行逕及形象,卻令人為之瞪目結舌,財大氣粗應為不少人對「中國人」的印象。

  無疑愛可以有很多種表達方式,但問題是:該愛什麼?換言之,什麼值得愛?這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或許才是最沉重的悲哀。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