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中國內地] 蘋論:北京在弱勢下對台灣讓步

在博鰲論壇,蕭萬長與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一起主持圓桌會議。會議結束後,商務部發出新聞稿,指雙方達成四點共識,其中第四點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盡快建立起溝通協商平台。
面對台灣媒體詢問,蕭萬長說,會議中沒有這個結論,他不知道為甚麼有這份新聞稿。他說,會議全程都開放媒體採訪,「我們的結論,你們都聽到,大家做個見證。」
眼看中共無中生有的技倆,又要使兩岸的準高層(蕭還未上任副總統)會晤破局了。但兩小時後,商務部網站已將新聞稿刪去了「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這一句。接 ,商務部長陳德銘和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楊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承認「這個新聞稿是錯誤的」。一場風波平息。中共官方公開承認錯誤,而且如此快地承認,在筆者印象中還是第一次。
問題是,為甚麼會在全場記者見證之下,商務部新聞稿還會出現這句讓台灣極為感冒的話?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北京故意放上去以測試台灣的反應,如果蕭萬長與台灣輿論沒有反應,就偷雞成功,在兩岸協商中插入「一中」原則並作為「九二共識」的基礎。另一原因是胡錦濤向布殊表示接受「一中各表」的訊息還未在中共黨內傳達,商務部新聞稿撰稿人按照過去對「九二共識」的闡釋,擅自加入這一句。
無論如何,北京從過去認為「九二共識」就是兩岸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並不予表述,即所謂「一中不表」,改為「一中各表」,或擱置「一中」爭議以創雙贏,是很大的妥協與讓步。只有繞過到底是「一中」還是「各表」,是「兩岸」還是「兩國」,是「對話」還是「談判」,是「對等」還是「平等」,是「共識」還是「精神」這一類過去十年爭論不休的文字障,才有可能恢復及推展兩岸協商關係。
為甚麼當年痛斥「一中各表」是歪曲「九二共識」的中共,今天又願意接受「一中各表」呢?原因之一是陳水扁執政八年,不僅不接受「一中不表」,甚至不接受「一中各表」,更是積極推動「去中國化」,一直威脅要制憲,搞公投,推動法理台獨,這種極端的主張,使中共覺得還是接受維持現狀的「一中各表」比較好。

正如魯迅所說,若你提出屋子太悶,要開個窗,就一定有人反對;但你說屋子太悶不如把屋頂拆掉吧,就會有人主張開個窗了。台灣在國民黨執政時建議兩岸開個窗,中共說要台灣回到「一個中國」的大屋頂下;民進黨執政後說要把屋頂拆掉,於是中共接受不如開個窗了。因此,中共今天能半推半就地接受「一中各表」,恐怕還要歸功陳水扁呢。
另一個原因,是中共現正受西藏和奧運危機所困擾,與國際媒體對抗使中國形象不斷失分,前天《金融時報》公布與Harris 民調機構合辦的一項最新歐洲民意調查顯示,對歐洲來說,中國已超過美國、伊朗和北韓,成為全球穩定的最大威脅。過去,美國一直被認為是歐洲最大威脅,最新調查認為美國是最大威脅的,已從去年的32%降到29%,而認為中國是最大威脅的,則從去年19%上升到35%。
針對這項調查,歐洲委員會外交關係執行主任Mark Leonard 表示,過去五年,大家認為中國充滿經濟契機,但這六個月,由於達爾富爾危機和西藏暴亂,外界對中國印象顯然有所改觀。至於美國,今年二月蓋洛普的調查,中國被列為美國第三號敵人,一、二位分別是伊朗和伊拉克。
偏偏今年是奧運年,是中國最需要萬邦來儀、國際媒體齊聲頌讚的時候,國際社會卻出現對中國印象的逆轉。中國在弱勢之下,為博取國際好感,於是對台灣釋出善意,爭取和解,避免再受國際社會抨擊,令奧運慘淡舉行。
不過,台灣也不要高興得太早,現在北京只是擱置「一中」爭議,而不是放棄「一中」爭議。等國際形勢改觀,北京掌握了主動,「一闊臉就變」的本性又會回來了。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