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投資學堂:好淡角力內銀股漸波動

筆者是「80後」開始投資股票,第一隻投資的股票便是美國的醫藥股,記得當年在差不多全男班的研究部,竟然出現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分析員。由於她專門研究醫藥股,所以筆者亦開始投資醫藥股,一買便十多年,至今筆者的投資組合中仍以美國藍籌醫藥股為主,差不多佔了投資組合的50%。
在過往多年,每當美國政壇開始談論醫療改革時,醫藥股大都會即時腳軟,尤其是當年克林頓執政時,他放手讓其太座希拉莉大搞HMO Reform醫療改革,引致美國的醫藥股全線急挫,連歐洲的醫藥股也受波及,當年藍籌醫藥股王Merck大瀉,跌到阿媽都唔認得,比早前金融海嘯還厲害,當年的低位至今未見(見附圖),可見醫療改革對醫藥股的影響極大。
今次可謂大團圓結局(對投資者來講),雖然美國的醫藥股仍需面對高達850億多美元的新稅項,但得以換來12年獨家專售藥物權,更重要是美國的醫藥股可避免再與政府商討醫藥價格的限制,故整體上是利多於弊。

美醫療股勝在息高
投資學堂:好淡角力內銀股漸波動圖片1
美國的藍籌醫藥股是一個頗獨特的類別,它們普遍有較強的財政狀況,股息亦頗高,不少達3、4厘,有些更高達5厘。在早前金融海嘯期間,很多企業也扣減股息,甚至停止派發股息,但美國的藍籌醫藥股如Merck則依舊派發高股息,個別如老牌藍籌醫藥股Bristol Myers Squibb更增加股息,令其股息率一度高達6厘。唯一問題是,近年美國的醫藥企業普遍以收購合併來加速增長,反而在研發新藥方面遲遲未有重大突破,高利潤及高銷路的新藥並不太多,令醫藥股的盈利增長停滯不前,故美國的藍籌醫藥股之PE一般在13、14倍水平,如美國兩大藍籌醫藥股Merck的PE 7倍餘,股息4厘餘;Pfizer的PE 13倍餘,股息逾4厘。
昨日翻查資料,察覺多隻內銀股的Call、Put未平倉合約數量是股票期權市場內最高的,雖然Put的未平倉合約數量略高,似乎看淡居多;但整體上內銀股之Call、Put未平倉合約數量頗為龐大,有點大撼大的影子,故在近期內銀股公佈業績之際,相信會觸發這些看好、看淡的大戶平倉,估計屆時會有一定波動,假若出現跳水場面,應該是買貨時機。
譚紹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