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失誤事故愈揭愈多,本報統計自08年1月迄今醫管局自行通報的事故,累計最少有21宗人為失誤,當中以手術後異物遺留人體最普遍(見表)。為力挽病人信心,威院強制醫生使用「手術安全核對表」,望把失誤減至最低,但計劃推行4個月以來,仍有三至四成資深醫生拒絕遵從,令計劃推行遇阻力。
根據醫管局統計,醫生做手術期間「搞錯」病人身體部位,導致病人無故開刀的個案,08年至今共有5宗。而化驗樣本處理不善、標籤調轉或樣本受污染等,亦有5宗。中大名譽臨助理教授兼腦外科副顧問醫生陳達明認為,類似的常見個案屬可避免的人為失誤,但影響病人終身,「發生一次都嫌太多」。
為減少類似事故,威爾斯親王醫院本年2月起,引入比世衛標準更嚴謹的「手術安全核對表」,強制醫護填寫6項表格。陳達明引述世衛研究指出,「表格」有助把手術死亡率由1.5%減至0.8%,而引致併發症的風險亦由11%減至7%。由於國際成績有目共睹,院方決定緊隨英美適時推行有關措施。
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馮康在最新一期《風險通報》指出,「遺留手術物品在病人體內或手術部位錯誤等事故,出乎意料地普遍」,相信現在是醫管局全面推行核對系統的時機,建議本港醫護參考世衛的「核對表」(Check list)。
不過,陳達明補充,由醫管局推行統一的核對表有一定難度,「間間醫院的流程都不同,好難要求劃一跟隨」,而要求醫護改變固習跟隨新制度,亦遇上阻力。
威院開展「核對表」計劃4個月以來,醫護雖對強制「Time Out」步驟百分百依從,但填寫表格其餘部分的依從率只有六七成。陳解釋:「新醫生培養新習慣較易,主要阻力來自有數十年經驗的醫生,他們一向習以為常,未必願意改變。」他指瑪麗及廣華醫院亦推出類似表格,但細節各有不同,他建議其他醫院亦按需求自訂「核對表」。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主席張德喜認為醫生應多做一步,確保病人安全,但亦體諒醫生工作量太大,未必能跟足程序。他希望醫管局若強制醫生填寫表格,同時需增加資料及人手,以防醫生工作過重。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