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投資學堂:不要為供股而供股

近日有不少朋友來電,詢問筆者有關匯控(005)供股的事項,跟他們交談後,筆者不禁感到,投資者在考慮供股的方向可能有所偏差。筆者認為,首先不要因供股而供股。供股基本上是再把「新」的資金投資於匯控,所以考慮供股時應首先想想匯控是否值得投資?是否值得再把新資金「押」下去?以及你是否對匯控的前景有信心?假若在考慮後,你認為是值得的,則不妨供股。可是假若你對匯控的前景沒有信心,便不應供股了,切勿為供股而供股。同時,如果你認為匯控在這次供股後,仍不能扭轉困局,則不要供股了,因為假若在這次供股集資後尚不可令情況改善,則不排除有再供股及再再供股的隱憂!正如某些歐美巨型銀行,在政府注資後,不久又要再注資,近期已是第三次向政府伸手了。所以假若這次匯控供股後,若仍不能將問題解決,則稍後便有可能要第二、第三次集資了。故此,供股的首要考慮是,你是否對匯控的前景有信心。這次匯控以12供5大比例形式供股,即相對現有股數增加41.7%股份,若果不供股,則會令持股量攤薄大約30%,幅度不細。故此,若不準備供股的朋友,可能便應考慮將匯控沽售,以免被大幅攤薄股權。這次匯控12供5,每股供28元,此舉可能引致小股東供股後,要較長線持有「碎」股。因為假若唔供,股權被大幅攤薄,再加上供股價有咁大折讓,冇理由唔供。但問題又來啦,在供股後持有之碎股又怎辦?惟有繼續揸住!基本上,12供5與2供1差不多,但12供5便會令小投資者有碎股及不容易先沽貨後供股,以此推測,一些小投資者供股後,可能會繼續持有。

內銀股有條件做巨無霸
投資學堂:不要為供股而供股圖片1

有能力捱得過這次全球金融大海嘯,沒有被政府國有化或半國有化的歐美巨型金融集團,筆者相信他們在未來數年將會有頗大擴展空間,並且盈利大增,主因是當其他主要競爭銀行被國有化或半國有化後,這些國有化銀行之競爭力將會大大縮減,其結果是讓其他對手有更大擴展之空間,故日後,有能力留低下來的銀行,相信頗大機會在吞併其他金融機構後,令本身更為龐大。根據一些經濟歷史學家所講,早年美國能成為全球經濟巨人,其中一個因素(只是其中一個)便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受的影響及衝擊相對較小。在這次金融大海嘯中,內銀股所受之影響相對較小,故近期仍有充裕資金到海外作收購,故假若這些內地銀行能把握這機遇,相信會是日後的巨無霸,股價肯定可倍升!故此,假若你不欲供股匯控,則不妨考慮換碼至某間資本極之充裕及質素較強之內銀股。在內銀股中,工行(1398)在借貸方面相對保守,在撥備上亦已做足工夫,筆者認為其質素不俗,但不妨待4月高盛禁售解禁才考慮吸納,不用心急。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匯控(005)及工行(1398)。電郵:mailto:ricky@rickytam.com

 
from http://appledaily.atnext. ... art_id=12418067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