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作戰,是應該先有預期後作反應,每日晨早自己便為市況準備一個劇本,然後看劇情發展隨機應變,但如果偏差太遠,便會十分小心。上周五便正正是這樣的例子,上半場淡靜不算特別,可是當日是MSCI 調整大日子,午市中資股反而受壓,另外A 股近幾日越跌越有,都和想像中大有分別。面對出乎意料的發展,自己的行動是大舉減持倉位,保持一個輕身的狀態,在這個星期覺得重新有信心才再次投入。原本也博大銀行業績,甚至作出跨市場部署,港英美都買,以便公佈後可以在不同時區分段撤退,降低風險,但見到原來連「蘋果動新聞」都有期望,還是提前計數。值博率不算太高,自己又失去少許方寸,假如業績後勁升,就在旁義務鼓掌。未必要個個機會都要博,離場觀望往往也是一個好決定。今日自己會選擇袖手旁觀,美股A 股勢頭都差,表面動力不算特別強,其他資產市場亦未有太大異動,可是近期這種連環陰跌才最有殺傷力,A 股在上周不經不覺,在香港人持續唱好下跌了近一成。如果看見沽壓不重慢慢買,這一刻已滿手是貨,萬一恆指失守12500之後跌勢加速,便會在目前原本不宜重貨,能見度極低的環境中,無端端慘敗一役。
本周稍後走勢較明確
意識鬆懈,從一些Blog 上回應可以感受。2月波幅極窄,因此想沽Call 沽Put 收期權金,可是3月是業績高峯期,而最近連標普500指數也終於失陷,港股是有機會忽然大跌。其實就算沽Call 亦不理想,期權金在一個月悶戰之後變得甚低,回報和風險不成比例。預期這兩三天應該有一個較明確的方向,倒不如到時才出擊。今次業績期,策略應該是見光後才部署,根本大部份人都是靠邊站,起動後才追應該仍有水位。黃國英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郵:mailto:alex@amplecap.com
from
http://appledaily.atnext. ... art_id=124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