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盤高開但成交低,市況太飄,波幅大而方向由政策消息主導,不是理想入場時機。漸感沒趣,無心戀戰的人會越來越多,成交萎縮是在所難免。在這種市況中,期權應是主力工具。沽期指沽空股票以至買熊證等直接造淡攻擊方法,風險會相對正常為高,市場深度太差,單邊市起動的話恐怕不易止蝕,自己剛剛便在沽空Polo Ralph Lauren (RL )的行動中鎩羽而歸。改用認沽期權長倉,好處是輸清期權金也只是有限數,而且一旦市況下跌,引伸波幅正常情況會上升,令期權長倉回報多了一重額外動力。在反彈之後仍是主力造淡,卻要更改工具以防萬一。在市場中贏一百次都沒有用,只要一個失誤已可以陣亡。昨日《蘋果》頭版故事的主人翁,一鋪輸掉11億元便是典型例子。狂晒貼士是幼稚行為,何況貼士真正命中率是極之低。騙人先要騙自己,自以為好勁,更加容易犯上低級致命的錯誤,如果再加上固執,幾可肯定一日會一鋪清袋。成立「壞銀行」,接收毒資產,其實這個方案在去年9月早已經提出過,但當時的財長保爾森,最終改為直接注資銀行,以他的經驗,作出這樣的選擇是值得小心,反映出「壞銀行」在執行上,恐怕有頗大難度,因此自己還是看淡。
公開資料也有寶藏
市場反應之大是出乎意料,最值得一提是早在1月19日,《華爾街日報》對第二度拯救銀行業,以及「壞銀行」這個提議已有相當詳盡的描述,當時自己第一念是趁低博Wells Fargo (WFC ),可惜觀察兩三日後不了了之,白白走失黃金機遇。未能把握,部份原因是自己存在偏見。那些不可不救的弱勢行業股份,可能才應是博反彈主力,要富向險中求。今次另一個教訓,是公開資料也有寶藏,大家不妨努力看資料,不必刻意找內幕貼士。黃國英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郵:mailto:alex@amplecap.com
from
http://appledaily.atnext. ... art_id=12145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