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抱嬰姿勢不當勞損媽媽手病人增

抱嬰姿勢不當勞損媽媽手病人增
(明報)8月29日星期五05:10
【明報專訊】手部經常重複單一活動容易出現勞損,令手部活動時出現疼痛及動作不暢順的情况,除「短訊手」及「鍵盤手」外,近年出現愈來愈多「媽媽手」,患者多由母親抱嬰兒姿勢不正確及用力不當導致手部勞損。醫生表示,若不及時得到適當的治療,會令痛楚加劇,嚴重時甚至使手部活動能力下降,不過若有適當保護及治療,大部分患者可痊癒。

「媽媽手」學名是狹窄性腱鞘炎,屬過度使用症候群,是由於重複動作或用力不當引致,病理與俗稱「短訊手」及「鍵盤手」無異,但病因不同。由於大部分患者均是母親,所以俗稱「媽媽手」。

香港骨科中心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表示,近年患有「媽媽手」的病人增多,每月有6至7名患者求診。他指出,患者多因重複地將手部「虎口」打開或反覆伸直及屈曲拇指,不斷摩擦同一位置引致。他指出,因孕婦產前會出現水腫及產後需要經常照顧嬰兒,產前及產後兩個月最易患上「媽媽手」。高拔萃指出,虎口及手腕位置出現痛症除了是「媽媽手」外,亦可能是由其他病症引起,如手腕關節炎及手指公關節痛等痛症,他建議患者如出現類似「媽媽手」的徵狀,應作檢查。

堅持哺母乳物理治療代藥物

30多歲的周太於生產後一年堅持餵哺母乳,但生產後兩個月開始發現手腕又腫又痛,她最初以為自己患上關節炎,於是自行買藥酒及用薄荷油塗於患處,但情况無改善,最後經家庭醫生轉介至骨科醫生,證實是「媽媽手」。因為周太堅持餵哺母乳的關係,所以要避免使用藥物治療。

醫生遂安排她使用支架、冰敷、拉筋及物理治療等基本療法,亦教導周太利用正確的姿勢,及將部分日常家務與家人分擔,現漸見康復。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