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大腸扁瘜肉八成變癌 須加顯影技術才現形

大腸扁瘜肉八成變癌須加顯影技術才現形 切除如切片皮鴨
  

大腸鏡檢驗並非百分百準確,有研究發現約1%人接受大腸鏡檢查後的一年內,發現患上大腸癌。有腸胃科醫生指出,醫學界近年發現一種扁平的大腸瘜肉,演變成癌症風險高達八成,但難以單靠大腸鏡檢查發現,而檢查前「洗腸」不夠乾淨也會減低檢查準確度,增加患者因漏診而惡化至癌症風險。記者:梁瑞大腸扁瘜肉八成變癌 須加顯影技術才現形圖片1

仁安醫院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梁偉強表示,醫學界對大腸扁瘜肉的研究不多,現時所知扁瘜肉數量佔所有瘜肉個案1.89%。他指出,扁瘜肉較凸起的瘜肉更快演變成癌症,毒性也較高,約直徑5毫米的扁瘜肉在數年內演變成癌症的風險是10%,但當扁瘜肉大至約1厘米,惡化成癌腫瘤的風險可高達70至80%;但相對而言,只有10%約1厘米的凸起瘜肉會在10年內變成癌症。梁偉強估計扁瘜肉的成因與基因有關,演變成癌症的時間會較短,甚至是經過另類轉變過程而形成癌症。他指出,由於扁瘜肉不易被察覺,即使進行大腸鏡檢查也會有遺漏。英國一項研究就發現,1%全無症狀人士會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後一年內,發現患上大腸癌,估計不少個案屬扁瘜肉,患者接受檢查時扁瘜肉早已存在,只是檢查未能發現。

大腸扁瘜肉八成變癌 須加顯影技術才現形圖片2

《染色前》未染色的扁瘜肉難以用肉眼分辨。

大腸扁瘜肉八成變癌 須加顯影技術才現形圖片3

《染色後》染色後的扁瘜肉較顯眼。

檢驗前洗腸影響準確度
要提高大腸鏡尋找扁瘜肉的效率,梁偉強表示,需配合其他檢查方法,例如加入顯影技術,便可呈現出瘜肉附近的異常血管分佈,從而判別及切除扁瘜肉。不過,檢查準確度要視乎很多因素,例如非常扁平、細小或位於大腸彎位的扁瘜肉,容易因檢查速度過快而被遺漏。他指出一般進行大腸鏡檢查時間為入鏡10分鐘,出鏡6分鐘,加上仔細觀察及其他顯影技術,扁瘜肉便會原形畢露。進行大腸鏡檢驗前的洗腸程序也會影響檢查的準確性,梁偉強指市民須飲用兩公升瀉水,再將體內所有糞便排出,直至沒有排出糞渣,大腸內壁情況才可一目了然,但由於瀉水的味道較難入口,加上不斷肚瀉帶來的不適,都會令部份病人出現「洗唔清」情況,大腸鏡被糞便遮擋而未能看清楚扁瘜肉。他又稱,切除扁瘜肉的方法類似「切片皮鴨」方法,將瘜肉一層層切去,但難度在於評估須切除多少層,「切得太淺怕會復發,切得太多又可能會傷咗條腸。」

扁瘜肉特徵
•較一般瘜肉扁平及細小•只需數年已可演變成癌腫瘤•毒性較強,惡化至癌症風險達70至80%•一般大腸鏡檢查容易漏診資料來源:梁偉強醫生

 
大腸扁瘜肉八成變癌 須加顯影技術才現形圖片4

凸起的瘜肉容易以大腸內窺鏡找到及切除。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