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young 發表於 2015-12-5 01:15

音樂治療助中風者練習步行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51112/large/12ls5p2.jpg[/img]
麥依汶指音樂治療可從心理生理兩方面治療患者。

一般人或會誤解音樂治療只是讓患者聽歌或演奏樂器以紓緩情緒,但有音樂治療師表示,原來音樂治療範圍相當廣泛,心理方面可讓患者透過演奏樂器及伴奏打開心扉,即使患者不懂音樂亦可;生理治療方面,透過音樂中的節拍,也令中風患者恢復正常步伐,有患者接受三個月治療後,行路已不再「跛嚇、跛嚇」。

香港音樂治療總監兼英國註冊音樂治療師麥依汶表示,音樂是治療師與病人建立關係的媒介,患者透過認識自己來解決情緒問題,音樂並非重點,五音不全或對樂器一竅不通者也合適。

[b]唱歌或作曲表達[/b]

麥又稱,治療師會在房間內擺放不同樂器,如鋼琴、結他、鼓及風鈴等,讓患者自行選擇並即席創作。透過患者演奏、表情及動作,治療師得以用非語言方式來瞭解患者。人的情緒非常複雜,同樣是大力擊鼓,但不同人表達的情緒均有異,患者也並非自彈自奏,治療師會在旁伴奏,讓患者產生伴隨感,能自然地與治療師傾談。

有人會選擇唱歌或作歌來表達,麥稱,聲音也是一種樂器,唱歌是將自己與他人分享,在作歌過程中更可融入個人感受。歌曲會影響情緒,失戀歌便越聽越傷心,但聽歌原來並非音樂心理治療方法,治療師不會推介某類音樂予情緒病患者,因為甲之熊掌,可能是乙之砒霜。

音樂治療也包括生理範疇,如患者因車禍致腦部受損,可用音樂重新訓練語言或肌肉協調。麥指,半邊身曾中風的患者,容易「拖腳行走」,可透過音樂節拍進行步行訓練。

香港電台廣播節目《Double Rainbow愛與樂同行》講述社區人士與精神復元者共同創作音樂的心路歷程,現時逢週一晚上8時至9時播放。

記者伍雅謙
from:[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112/19369384[/url](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