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發完脾氣後內疚嗎?
[b]很多家長會在養育孩子的時候發脾氣[/b]有時候,是因為孩子犯錯,
有時候是因為孩子拖拉、或是太黏人、
有時候是因為孩子不睡覺、
有時候是孩子不唸書、
有時候是孩子打碎東西,
孩子很多行為都會瞬間點爆家長的心頭之火,
但對孩子發脾氣真的有效嗎,孩子會就此改正嗎?
[b]其實,發脾氣是無效並且損傷親子感情的事情[/b]
很多家長都知道,
沒有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親子關係,
就沒有家庭教育的基礎。
[b]但是,家長怎樣才能不在孩子面前發脾氣呢。[/b]
如果不發脾氣,又如何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
其實,當要跟孩子發脾氣的時候,
馬上就要提醒自己:
發脾氣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而且還會影響親子感情的事情,
[b]很多好脾氣的父母,他們的小孩常常乖得不需要動一個手指頭,說一句重話。[/b]
[b]對孩子亂發脾氣,其實會形成惡劣的親子溝通模式。[/b]
孩子越頑劣,家長脾氣越大;
家長越是氣急敗壞,孩子越難管;
父母脾氣升級的同時,孩子行為也越來越壞,
家庭教育經常陷入奇怪的慣性,
比如,朝孩子怒吼一通之後,
發現孩子的壞行為並沒有改變,
於是家長就會想,
既然怒吼不行,下次就打一頓,
打手心不行,那就打屁股。
[b]相信孩子也會「自我糾錯」[/b]
其實來試試
「給孩子犯錯、自我修改的機會」的方法,
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寬容,
多一些信任,多給孩子一些時間。
雖然看著孩子犯了錯誤而不馬上糾正、教訓,
其實是非常考驗家長的心理承受能力的。
但是,也請相信,
孩子有自我糾錯的能力,
[b]甚至,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本身[/b]
[b]就是一個不斷自我糾錯的過程。[/b]
所以,我們要尊重孩子享受這個過程的權利。
[b]如何不對孩子亂發脾氣呢?[/b]
其實夫妻可以互為心理醫生,
耐心地傾聽另一半並好好需要重複對方的感受
即可以讓他的情緒得到宣洩。
你會看見你的另一半
在吐槽的過程中慢慢平靜下來,
甚至自己已經理清思路,找到解決的方法。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共情」。
[b]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第一個學習對象。[/b]
我相信很多父母在打罵完孩子之後非常內疚和難受,
父母永遠不把發脾氣、打罵作為管教孩子的選擇,
這才是較好的教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