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例胃植起搏器助蠕動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41224/large/1223teddy1007.jpg[/img]胃功能失調屬常見腸胃疾病,約一成港人患上,當中部份嚴重個案會出現胃癱,估計患者多達17至18萬人,因消化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患者日常生活會大受影響。中文大學醫學院今年3月完成亞洲首宗為華裔胃癱病人植入「胃起搏器」手術,透過電擊刺激恢復胃部蠕動功能,令患者回覆正常進食功能。
中大何善衡腸胃健康中心主任胡志遠教授表示,導致胃功能失調與胃癱成因很多,患者或因不良飲食習慣、壓力及自體免疫力所致,例如精神焦慮、糖尿病、柏金遜症,導致出現胃納障礙及排空功能失常等,部份胃癱適合植入胃起搏器以恢復正常胃功能。
正常人進食時,胃部會擴大以容納食物,待消化結束後會收縮把食物殘渣推進腸道,惟胃癱患者因胃部出現動力障礙,無法如常擴大縮小,進食前後沒有出現正常肚餓及肚飽感覺。
[b]電擊刺激 減少嘔吐[/b]
現時約一至兩成胃癱患者,可以服食藥物舒緩病情,惟部份人服藥後情況仍未能改善。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趙偉仁指出,將胃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胃底部,透過高頻率低能量電擊刺激胃部活動,減少患者噁心及嘔吐症狀,有機會令胃部恢復正常蠕動功能,改善消化系統運作。不過,確診胃癱需時,加上並非所有患者也適合此療法,故醫學院自3月完成首宗手術後,暫未有其他合適病人,胃起搏器成本為10萬元。
首名接受手術的病人陳志傑,今年23歲,自7歲起患上胃酸倒流病,每餐進食時總感噁心及作嘔,食量很少及只能吃粥等流質食物,學習大受影響,嚴重時需用鼻喉輸入營養奶,體重曾一度跌至不足100磅,手術後健康改善,半年已增重逾五磅。
記者伍雅謙
from:[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224/18979846[/url]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