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殺幽門螺旋桿菌密碼
[img=利用X射線晶體學技術,呈現輔助蛋白UreF-UreH的分子結構。]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11212/large/12ls2p10.jpg[/img]利用X射線晶體學技術,呈現輔助蛋白UreF-UreH的分子結構。
可導致胃潰瘍及胃癌的幽門螺旋桿菌,是唯一可以在胃部「安居」的細菌。中文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破解了幽門螺旋桿菌抵禦胃酸之謎,原來此細菌可生產大量具中和胃酸功能的尿素㩗,科學家更發現可透過抑制四個負責激活尿素㩗的蛋白質,令幽門螺旋桿菌喪失中和胃酸的保護,最終被「酸死」胃中。
[b]中大研究助開發新藥[/b]
[img=黃錦波(右)及研究生方宇亨利用X射線衍射儀技術,拆解幽門螺旋桿菌不怕胃酸的原理。]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11212/large/12ls2p5.jpg[/img]
由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蛋白質科學與晶體研究中心黃錦波教授領導的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能在胃酸中生存,是由於此細菌能生產尿素㩗,以分解胃內的尿素,使之釋放出氨,從而中和胃酸。不過,研究發現尿素㩗不能直接發揮作用,需要接收到兩個鎳離子後,才可轉化為有活性的㩗。
黃錦波形容尿素㩗好比一個打火機,自己不會自動生火,需要有火石才能點着,鎳離子便是火石;而幽門螺旋桿菌能否在胃內生存,則取決於尿素㩗能否接收到所需的鎳離子,並被激活。今次研究主力分析四個輔助激活尿素㩗的蛋白質UreE、UreF、UreG和UreH的活動,研究利用X射線晶體學技術,產生像顯微鏡一樣的效果,以觀察蛋白質的分子結構。結果成功發現UreF、UreG和UreH三個蛋白是如何自行集結成一個分子機器,並將鎳離子運送到尿素㩗,令其發揮中和胃酸的功效。有關研究獲選為學術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本周最佳論文」。
他表示可利用今次研究結果作為標靶,開發拆解蛋白質組裝的藥物,成為治療胃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新方向。他指現時全球有一半人口感染此細菌,雖然現有抗生素可治癒八至九成由此菌引致的潰瘍,但隨着抗藥性問題加劇,抗生素會逐漸失效,需及早開發新藥物對抗感染。
from:[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1212&sec_id=4104&art_id=15883984[/url]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