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對冲:鐵路股投資價值高
上周四早上,筆者一面緊盯着眼前的港股螢光幕,一面留心傾聽電視正在直播的節目──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後首份國情咨文。一年前,奧巴馬以「改變」為口號,成功贏取了美國總統的寶座。但隨着金融海嘯淹至,美國失業率高企、政府負債纍纍,國民漸漸對他失去期望,紛紛改投共和黨,民主黨輸掉麻省參議院議席更是對奧巴馬的一個警號。在他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除了把創造就業作為首要任務外,亦提及美國在高速鐵路與再生能源方面已落後中國,這兩方面將會是美國未來重要投資的方向。
[b]美國投資方向將改變[/b]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00201/large/B13_02_a.gif[/img]
筆者認為在隨後數年,美國的經濟增長和製造就業很難再像以往一般倚賴國民消費來驅動。反而,它可能需要仿效中國般倚靠基礎建設的資本投入(資金來源則另作別論)。這有助解釋為何過去數周西方的一些機器公司如通用電氣、飛利浦及霍尼韋爾表現跑贏大市。
奧巴馬所提及的眾多基礎建設項目當中,筆者認為最值得留意的是高速鐵路。其實,鐵路(包括高速鐵路)是筆者公司自2005年已經看好的其中一個投資主題。
美國現有的鐵路系統已經有差不多兩百年的歷史了,在過去幾十年也沒有大額的投資和翻新。由於美國的國道系統完善,驅車跨州過省非常方便,而美國夢也包括擁有一輛由美國三大車廠出產的,耗油量大的私家車,因此,美國人以往較少倚賴公共的鐵路運輸。不過,隨着油價高企,國民收入減少,這種浪費的生活模式也將要作出改變。畢竟,高速鐵路與地下鐵作為一個公共運輸的工具,可以協助解決原油短缺的問題,這從一些產油豐富的國家如沙地阿拉伯也在興建鐵路可知。
全球現時主要的高速鐵路技術可以分為幾個陣營:中國自己研發的和諧式、日本的新幹線、德國西門子的磁懸浮及法國阿爾斯通的TGV技術。隨着全球對高速鐵路需求越來越大,他們都收益良多。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