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suedie 發表於 2009-9-22 07:21

日最當紅行業─出租朋友

:smilies14:

日本有一種「臨記」,既不是電影茄喱啡,也不是電視台特約演員,他們只會應召出動,專為客人在婚禮宴會或喪禮儀式中充撐場面,營造客人賓客如雲的假象。這種專業替身,近年在日本應運而起,提供這類出租朋友的公司,數目更有越來越多趨勢。

44歲的市野川龍一是個玩具生產商,三年半前放棄做輔導員後,便成立「加油站」公司,公餘時專做出租朋友生意,頭炮便是到婚宴扮鬼扮馬,定單之後便如雪花飄至,試過做孩子家長,也試過做伴郎,稍後也要扮新歡,為女客人「箍煲」。
了解背景免「穿煲」

市野川稱客人租賃對象眾多,「既有配偶、伴郎、親戚、朋友、同事和男女朋友,主要在婚禮和葬禮上充撐場面,我當然扮不了那麼多。」
租賃對象眾多,市野川惟有公開揀蟀,在全國聘用了30名不同年齡的男女「臨記」,為不同客人充撐場面,例如充當頑皮孩子的爸爸,到學校見家長,或扮演相親女子的父母。
市野川早前就接獲一位單親婦人求助,稱不想一對年幼子女因單親身份被人欺負,所以找他扮孩子的叔叔,出席兩人的學校運動日。市野川於是拿着手提攝錄機,在場內拍攝一對孩子比賽的情況,並落場參加親子賽事,其他人問起時才訛稱是孩子的叔叔。
為了把身份保密,市野川事前一定會清楚了解客人背景,否則便容易「穿煲」,尷尬收場之餘,也容易令公司臭名遠播,「幸好三年多來從未出事。若我要扮人家的丈夫,我要熟識客人喜好,由手機號碼至孩子近況都要背得耳熟能詳。」
市野川扮鬼扮馬,連妻子都在兩個月前才識破他。這位專業替身,下月便會再出動,為一名20多歲,擔心靚仔男友在外地受誘惑的女子扮「潛在情敵」,刺激對方回心轉意。
日本人講究體面,婚禮若要大排筵席,定必大宴親朋,好讓宴會現場高朋滿座,但現實生活卻未必盡如人意,令出租朋友公司在過去八年間,足足增加一倍至10間,當中最著名Office Agent,便有1,000位臨記可隨時開工。
職業情侶專見家長

這類婚禮臨記,每位收費15,000日圓(1,260港元)。有失業工人為了有「老闆」致辭道賀,惟有花錢聘用臨記;經常轉工,沒有相熟同事的工人,則通常為了充撐場面,才光顧出租朋友,有時則會額外支付5,000日圓(419港元),利誘他們上台表演助興,甚至重金禮聘1萬日圓(838港元),要出租朋友上台發表演詞。
除了職業賓客,出租朋友公司還提供其他服務,例如職業男女朋友,跟客人見家長,又或是臨記秘書,在客人見客時站在身後,凸顯崇高地位,這類臨記外表通常都不能太突出,與普通上班族一樣。
出租朋友這種生意,反映日本社會的改變,但市野川對自己非常有信心,「我很喜歡人開心和解決問題,每當客人在電郵多謝我時,我都覺得很滿足。」
英國《衞報》(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suedie 發表於 2009-9-22 07:22

出租朋友親人公司生意興隆,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社會?每一個要找人充撐場面的顧客,都反映日本社會的模範人生已處處出現裂縫,人變得孤獨;他們寧願花錢找人扮親友,則反映日本社會面子至上的文化。
親子關係疏離

日本人的恥感文化,要求人人遵從集體標準,辦不到就應該覺得可恥沒面子。日本人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不要給別人添麻煩、不認識的人少搭訕、對認識的人很客氣。因此,日本人總是把問題藏心底,像日男要大男人,即使下班沒加班應酬,也寧願一人蒲酒吧至深夜,免妻子認定他沒出息。
但日男爸爸長年夜歸,令親子關係疏離,加上人口老齡化,家庭關係變得淡泊,不少子女沒有跟父母同居的習慣,單是東京,估計一年都有近3,000人像女星飯島愛和大原麗子那樣「孤獨死」,一個人孤伶伶死去無人知。
日本人的孤獨,也反映在近年興起的御宅族和電車男現象,更嚴重的更有「精神疏離症」。據估計,日本有120萬人患上這個病,完全與社會脫離,自閉在房間不出來,拒絕與外界交流,他們跟匿名網友交談,有時反能交心。
家長日找臨記

但不管多麼孤獨,日本人仍要做足禮節,以求跟集體標準同流。結婚沒有親友不成,所以要找人假扮撐場。單親媽媽的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凌,所以要找假親人出席家長日。失業男人不想被其他人看扁,所以要找人扮老闆。所以出租親友臨記公司其門如市。
英國《衞報》/《北京青年報》:L

suedie 發表於 2009-9-22 07:23

日本人為了面子,會花錢租朋友充撐大局,但自去年環球金融海嘯捲起後,日本人已變得「慳得就慳」,昔日大受女士歡迎的法國Louis Vuitton(LV)手袋,今年首半年營業額便急挫20%,相反在當地蝕足七年的美國沃爾瑪超市(Wal-Mart),卻因廉價掛帥,今年終轉虧為盈。
上世紀70至90年代,日本市場存在大批大豪客,捨得花錢買100美元(780港元)的甜瓜,或1,000美元(7,800港元)的名牌手袋,但這個價值逾千億港元的富貴市場,早在金融海嘯中遭受重創,連LV去年底都要取消在東京開大型旗艦店計劃。
沃爾瑪收益雙位數增長

日本人改做慳字派,皆因當地失業率高達5.7%,退休金問題和政府負債不斷膨脹,促使民眾節衣縮食。新一代年輕人也不再崇尚名牌,喜歡到二手店東拼西湊尋寶,奢侈品失勢,廉價貨乘時而起,逐漸形成主流。
2002年起進駐日本西友百貨公司的沃爾瑪,七年來都蝕本經營,金融海嘯捲起後,名店生意陷入隆冬,沃爾瑪去年11月卻生意大好,收益更以雙位數增長,預料今年更有錢賺。
沃爾瑪賺錢,皆因民眾都改買廉價貨,例如放棄4美元(31.2港元)的包心菜,改買25美仙(1.95港元)一袋的芽菜、洋葱和本地蘑菇等冷門食物,香蕉入口量創新高,連雨傘銷量也因民眾落雨時棄坐的士而急升。
慳字行頭,日本家庭去年平均支出便只有350萬日圓(29.4萬港元),比前年破紀錄減少69,509日圓(5,842港元),估計今年數字也會持續下跌。
美國《紐約時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