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跨境濫藥新建議,未夠16歲限制北上
近年青少年北上內地濫藥情況嚴重,並到達難以收拾的地步。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石丹理建議,當局可考慮於16歲以下青少年的回鄉卡附加條文,要求他們單獨往內地時,需獲家長同意。禁毒專員黃碧兒稱,港府及內地部門需詳細研究,但擔心影響跨境學童上學。為遏止青少年吸毒問題,當局繼9月起試行校本自願驗毒、建議限制16歲以下青少年,於某個時段到網吧。石丹理昨在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時稱,當局可考慮16歲以下青少年申領「回鄉卡」時附加條文,要求他們需在父母陪同下前往內地,若青少年要單獨到內地,就需徵得父母同意才可入境。
石又建議,父母在子女到內地後可核查資料,以避免父母對子女北上吸毒一無所知,但認為上述建議,當局需與內地有關部門配合。但禁毒專員黃碧兒昨稱,由於回鄉卡由內地部門所簽發,港府難以控制內地部門的處理簽發回鄉卡方法,港府及內地需對此詳細考慮。黃又擔心,有關措施有可能影響需跨境上學的內地學童,她認為要小心處理。
元朗區區議員周永勤指出,據他了解,不少深圳娛樂場免費提供毒品予本港青年吸食,以利誘他們將毒品帶返香港,並於屋邨、學校等地方「散貨」。周認為,若當局限制16歲以下青少年北上,對阻截毒品來港有一定幫助。北區區議員溫和達說,由於交通便利,區內青少年北上濫藥情況嚴重,部分更只是小學生。據他了解,因皇崗口岸24小時通關,最多港人會於口岸附近如水圍、福田區等娛樂場所濫藥。溫亦贊同,中港雙方需加強青少年單獨北上的限制,以防範青少年北上濫藥情況更嚴重。
此外,約100名港人本月初在深圳的娛樂場所吸毒被捕,一直被拘留在當地一拘留所。
黃碧兒透露,初步知道被捕人士沒有16歲以下青少年,而按內地程序,他們會被行政拘留15日,預計最快可於今日獲釋。而因沒有未成年人士涉案,故社署並無派社工到邊境跟進,當局會向他們提供合適輔導及跟進。黃亦稱,當局從沒聽聞內地禁止被捕港人,於半年內再到內地。但她強調,港府經常與內地當局聯繫,包括加派軍裝及便衣執法人員,以及帶同緝毒犬巡邏等,加強口岸執法。
對於有建議限定16歲以下青少年,只能於某個時段到網吧,黃碧兒說,禁毒常務委員會未就該建議作正式討論。但她認為,時下青少年即使深夜不到網吧,都會到如卡拉OK、便利店、公園、後樓梯等公眾場所留連。石丹理則稱,當局可考慮有關建議,但認為是「治標不治本」。
他又預期,校本自願驗毒計劃於9月試行後,校內訓導老師及社工人手,未必能處理所有吸毒學生,初次吸毒學生不應轉介到戒毒學校戒毒,建議當局考慮以群育學校模式輔助吸毒學生。 而深圳娛樂場濫藥而被公安拘捕的近百名港人,經十五日行政拘留,昨日獲釋,消息指他們已被內地列入黑名單,如有再犯,可能被判為期兩年的強制性戒毒;有獲釋港人形容拘留所生活「難捱」,每天在監倉打坐九小時,生活艱苦,以後也不敢再北上吸毒。
涉嫌吸毒的九十四名港人,昨日早上分乘多部車輛,離開監禁十五天的深圳龍崗拘留所,公安為免他們被傳媒認出,到深圳不同地點將他們釋放,港人再憑一紙「解除拘留證明書」,可以到派出所領回自己的回鄉證。
一名獲釋的三十歲姓晁女子,為新移民港人,她在桃源村獲釋,但為了與拘留所外的姊夫會合,自行步回拘留所,並向記者道出十五日的「鐵窗生涯」。
她稱,月初因為在福田一間夜總會濫藥,被公安拘捕,每六十人獲安排入進一個大倉。晁女稱,她們每日清晨七時起,八時食早餐,之後開始在上打坐,其間身體不能亂動,不可聊天,否則監倉的大門隨即關上,又關風扇,總之一人犯錯也會累及全倉。早上十一時午飯後各人可以小睡兩小時,然後繼續打坐,下午五時晚餐後的「節目」,也是打坐,直至晚上十時睡覺。
晁續稱,她們每餐膳食只有蘿蔔青菜,但最令她難以忍受,是每十人共用一條面巾及一支牙刷,每人每日獲派一條生巾,沒有內褲更換,她每天清洗後仍未掠乾便要再穿上;至於洗澡,則是每三十人共用十條水喉,但限時兩分鐘完成。
晁女承認知道吸毒不對,但聞說她被拘留由五天加至十五天,是因為特區政府要求,故感到不悅,不過本港保安局隨即澄清,指行政長官曾蔭權早前與深圳市長王榮會面,並無要求深圳當局增加吸毒被捕港人的拘留刑期。
保安局又指,會根據深圳當局提供的資料聯絡被拘人士,以提供戒毒治療和康復服務,希望他們及早聯絡禁毒處。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