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拗柴波鞋研究恐腰斬;教授獲成就獎,欠商界支持
有調查指運動創傷個案之中,逾一成屬於足踝受傷,俗稱「拗柴」。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方迪培研究出「防足踝扭傷波鞋」,利用電極片刺激小腿肌肉,令足踝落地時保持平衡,減低「拗柴」風險。然而面對金融海嘯,研究欠缺商界支持,有可能因經費不足而拖慢進度,甚至腰斬。方迪培研究防足踝扭傷波鞋取得成果,獲中大頒發「青年學者研究成就獎」。方迪培說,拗柴受傷的個案中,少於一成五需求診,其餘都是「捽藥酒」或用繃帶包裹就可痊癒。他提醒市民,若足踝受傷超過5次或以上,會令小腿骨與足踝之間的軟骨磨蝕,嚴重可導致關節炎。他發明的「防足踝扭傷波鞋」,用電刺激加快肌肉反應的速度,改變足踝落地方向,預早矯正。他指研究已有成果,只要將感應器和電刺激組裝成一個獨立裝置,縮細儀器的大小,便可應用於運動鞋,預計整個裝置的成本低於100元。
研究若能得到廠商贊助一成研發成本約150萬,便可向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申請最高達1350萬元資助。他曾接觸超過50個廠商,但廠商因金融海嘯飽受打擊,遲遲未能落實合作計劃。
他擔心,若經費不足,可能要裁減研究助理,嚴重拖慢研究進度,甚至被迫終止研究計劃。「終止研究會浪費所有研究工作和成果,可惜之餘,做其他研究又要從頭來過。」
立法會資訊及科技界議員譚偉豪表示,香港的科研配套只是勉強及格,與外國相比,香港最缺乏私人機構的參與。他建議政府推出特別稅務優惠給參與科研的廠商,加強吸引力。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