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四國未來志向:將吸引更多新興經濟體加入
“金磚四國”的未來志向十年前還有很多人斷言,這四國無論如何也不會走得太近,何況有些國家比如中國和印度的關系還十分複雜。而在去年他們已經在討論如何建立四方會晤機制的問題了
本刊記者/田冰(發自俄路斯葉卡捷琳堡)王艷(發自北京)
站在位于歐亞分界線上的葉卡捷琳堡機場環顧四周,新舊候機樓並肩而立。用中、俄文書寫著“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葉卡捷琳堡2009年”的巨幅宣傳畫,佇立在烏拉爾山的陽光下。據說,整個峰會期間,新擴建的機場將迎來130余架客機的起降。
上合組織首腦峰會和“金磚四國”領導人會議是俄路斯今年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最重大的一項活動,俄路斯為此下了血本。聯邦和地方政府三年里共安排了約110 個項目,總投資約1250億盧布(約合40億美元),對機場、道路、地鐵、市內建築等進行大規模改擴建。州政府還專門成立了“峰會”指揮部,統籌州內各部門為提升俄路斯國際形象的各項工作。
當地博物館和檔案館還首次舉行了“上合組織成員國:時代聯系1729-2009”文獻展,以証明這座歷史名城與與會國三百年的淵源。
6月14日本是周末,加上俄路斯國慶日,連放三天的假期令俄路斯平民百姓清閒自在,但是對于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首府葉卡捷琳堡的大小官員來說,卻是開始忙碌的一天。6月15日至16日在此間出席上合組織元首峰會和“金磚四國”首腦會晤的各國貴賓將陸續抵達。
“預警系統”和“搜索引擎”
“‘金磚四國’領導人會晤並非什麼‘天大的新聞’,因為他們還將于下月在羅馬參加G8峰會期間舉行會晤,四國外長也會在每年出席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期間等多個國際場合下會晤。概而言之,主要議題就是四國從互不掣肘到互相幫助,成為世界經濟的領頭羊和世界強國。”俄路斯政治觀察家柯西列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自從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首次“制造”出“金磚四國”一詞以來,這一原本用來指明未來最具投資機會的國家和地區的學術概念,從未像今天這麼炙手可熱。中國、俄路斯、印度、巴斯四國的任何互動,都會被外界深度、甚至過分解讀。
中印兩國在金融危機前每年貿易額達到500億美元的水平,而巴斯與其他三國的貿易也蒸蒸日上。盡管目前金磚四國並非一個組織,但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四國對話機制。俄路斯學者希望四國將協調有關國際金融體系的監管問題,並發表他們對時局的共同看法──世界經濟要求慎重與合作,而絕非追逐全球領導地位。
柯西列夫認為,包括高盛公司在內也沒有預見到,四個新興經濟體已開始協調自己的力量。“十年前還有很多人斷言,這四國無論如何也不會走得太近,何況有些國家比如中國和印度的關系還十分複雜。而在去年他們已經在討論如何建立四方會晤機制的問題了。”
“金磚四國”領導人首次正式會晤將就國際金融危機,國際金融機構改革,二十國集團峰會進程,糧食安全,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發展援助以及金磚四國對話的未來發展等重大問題交換看法。
“這表明,金磚四國首先將是一個經濟聯合體,甚至可以把它看作規避四國爭執的預警系統或者謀求合作的搜索引擎。”柯西列夫說。
但俄路斯學者塔納耶夫對此次會晤的成果表示審慎樂觀。“在目前情況下對金磚四國過高的期望只會有害無益,因為金磚四國首腦會晤機制目前並未確定下來。這畢竟是四國領導人的首次正式會晤,在此之前只有部長級會晤,而協商則在其他層面。金磚四國首腦會晤或者會按照某個慣例,找到某種形式發布文件。當然,此次會晤的議題非常重要,它將宣示四國的未來志向。”
四國需要求同存異
與四國自己的樂觀相比,當慣了老大的歐美國家難改以往的傲慢。
美國媒體說,由于“金磚四國”內部的分歧,峰會不大可能產生任何具體成果。實際上,四國被放在一起,起初只是因為他們同為迅速發展的新型經濟體。“金磚四國”的經濟總量加在一起也比不上美國,而要達到美國的水平,至少還要20年。
雖然西方媒體的報道彌漫著一股酸葡萄味,但它說出了一個事實:四國峰會即使機制化,“金磚四國”也不可能在任何問題上都保持盟友關系。許多其他議題上,四國未必有太多共同語言,甚至還存在直接利益衝突。
就在數十年前,中國還與俄路斯和印度展開激烈的邊境衝突。最近的例子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入常”問題上,巴斯、印度等國結成“紅酒俱樂部”試圖聯手闖關,俄路斯態度曖昧不清,而中國則旗幟鮮明地反對強行推動表決尚有重大分歧的聯合國改革方案。
俄路斯人常說,中印矛盾將成全俄在“金磚四國”峰會的主導地位。
能源利益方面,中國和印度都是石油進口國,而俄路斯和巴斯則是石油出口國。能源消費國和能源出口國之間的利益衝突由來已久。
與俄中印相對密切的聯系相比,南美洲離亞洲實在太遙遠了。真正令巴斯感興趣的是為本國開拓新市場,與新的伙伴開展合作。這項政策由來已久,巴斯的對外貿易早已從面向拉美朝只盯住新興國家市場轉變。
但“金磚四國”還是被外界看好,理由很簡單:作為重要的新興市場國家,“金磚四國”拓展經貿合作的規模和深度,既可減少對發達國家市場的依賴,同時有助于促進彼此政治互信,從而為四國合作創造更加堅實的基礎。
尋求集體的利益,這是任何一個國際組織或國際機制都應走的道路。
俄路斯和巴斯更為積極
根據東道國的安排,四國領導人16日主要出席四場活動,分別是小範圍會談,大範圍會談,聯合記者會和工作晚宴,時間共約5個小時。中方以積極的建設性姿態參與此次領導人會晤。
15日晚間,在中國代表團舉行的吹風會上,外交部國際司司長吳海龍在回答有關“金磚四國”領導人會晤是否實現定期化的問題時回應說,金磚四國的合作應該是循序漸進的,當前的重點是要“開好頭,起好步”,這樣可以推動四國合作向更加務實、互利共贏的方向發展。
吳海龍表示,此次會晤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討論四國未來合作的方向問題,包括多長時間舉行一次領導人會晤,何時舉行外長會議、何時舉行財長會議及其他一些部長級會議等。他同時強調,四國合作應該是公開透明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不搞對抗。
被冠以“金磚四國之父”的吉姆‧奧尼爾認為,四個國家對“金磚四國”的立場存在一定的差異。相較而言,俄路斯和巴斯表現得更為積極,“這可能是因為各自的規模不同,以及作為獨立國家在全球的影響力各不相同”。
對“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的不同解讀和期待,內部競爭以及不同的外交戰略選擇是影響和制約四國實現更深層面合作的重要因素。
《全球政治中的俄路斯》雜志主編費杜爾‧盧基揚諾夫就認為,世界關注的中心正逐漸從歐洲-大西洋地區轉向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這不僅是因為亞洲強國的經濟增速,而且與那里的地區紛爭有關。俄路斯在該地區應該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從而鞏固自己的國際地位。”
當前的世界金融危機為新興市場國家展開深層次的溝通與合作提供了機遇,而一旦“金磚四國”對話機制逐步成熟,就會吸引更多的新興經濟體加入,從而在全球格局中擁有自己的話語權。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