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ibabkbk 發表於 2009-5-22 09:02

大藍籌資訊(每天更新)

內地電訊三強上客齊放緩
中移四月僅增582萬客 20個月最差
2009年05月21日
(1人)瀏覽人次:3,267 回應:1 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本報訊】內地3家電訊商昨齊齊公佈4月份營運數據,單月上客量一致放緩,其中龍頭中國移動(941)4月上客量,由3月的649.3萬名大幅減至582.3萬名,是07年8月以來首次少於600萬戶的最低單月增長。不過,分析員認為,這是傳統淡季節性因素所致,除非上客持續放緩,否則難以斷言競爭已進入真正白熱化。 記者:何凱兒

儘管上客放緩,但中央已準備借電訊業拉動內需。道瓊斯通訊社引述接近發改委消息稱,中央計劃鼓勵消費者增加電訊開支,其中要求取消移動電話漫遊費和固網電話基本收費,有關計劃另一目的,是促進3G服務的使用。消息指,有關措施已羅列於發改委報送給國務院的文件中,但由於國務院還需聽取其他政府部門意見,故很難說何時可宣佈。

中央擬刺激電訊消費
放大圖片

截至4月底,中移動總用戶人數4.83億,繼續是全球電訊一哥;4月份旗下3G服務G3的用戶總數51.4萬名,較3月份增加14.8萬。大摩指出,中移動4月上客較該行預期差,但整體格局未出現大變,由於4月份是內地流動電話業的例淡季節,上客表現一般較3月差,大摩相信,季節性因素是拖低整個行業上客增長的主要因素。再者,華東地區的滲透率逾70%,該行估計,城市新增用戶按月放緩,可能是上客量走下坡的主因,認為要觀察一段時間,若上客量持續低於預期,才算是過份競爭的警號。
不過大摩指出,儘管按月上客放緩或對中移動股價構成短暫壓力,但中移動仍是行業首選,維持優於大市評級,目標價85.5元。
至於聯通(762),昨公佈4月份GSM移動電話用戶只新增114.1萬名,遠低於3月份的184.8萬名,是今年1月以來最低;固網電話用戶再度負增長,由3月淨增長22.3萬戶轉為4月流失17.1萬戶;寬帶用4月則增長54萬戶。

受傳統淡季因素拖累
中國電信(728)方面,4月份CDMA上客量187萬,較3月份的221萬少34萬,固網電話用戶流失190萬名,較3月份的183萬多7萬,亦是去年12月以來流失最高月份;寬頻新增用戶則為72萬名,是今年以來最低。
交銀國際電訊業分析員李志武指,受傳統淡季因素影響,4月份出現此現象不算意外,再者,行業整體滲透率偏高,未來繼續出現放緩亦屬正常,尤其是聯通,因為前幾個月的增長實在太不正常。

市場不好
中移回歸A股證監潑冷水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雖然中移動(941)董事長王建宙前日在股東會後重提,可能考慮透過中國預託證券(CDR),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但中證監有關人士卻表態稱,「市場不好,當前不宜回A」,並指「最有可能的三部融資節奏是:先推出創業板公開招股;繼而恢復主板公開招股;最後才是紅籌回A」。這意味中移動回A夢想短期不會實現。
中證監國際部主任童道馳昨出席內地金融高峯會時稱,該會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出創業板;深圳交易所總經理助理周健男亦說,該所正根據市場意見,對創業板上市規則作進一步疏理及調整,深交所已時刻準備推出創業板,並重啟主板新股上市。不過,中央財經大學證券與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預期,創業板約8月才會推出。

重點先推創業板
上述中證監有關人士指,「中移動想發CDR,這很簡單,但必須先有規則,相關法規雖未發佈但早已成形,一旦啟動便可迅速發佈,然而當前市場不好,並無計劃促成紅籌回A。」
德銀相信,中移動的CDR將受內地股民歡迎,但為怕打擊目前內地股市「得來不易」的穩定,中證監不敢貿然對這些紅籌巨企開閘。

[img=250,262]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521/small/B02_01_a.gif[/img](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ibabkbk 發表於 2009-5-22 09:09

聯想勁蝕17億不派息
2009年05月22日
(未有評分)瀏覽人次:567 回應:0 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本報訊】全球第四大個人電腦生產商聯想集團(992)連續兩個季度業績見紅,今年1至3月的第4季度虧損2.64億美元(約20.6億港元),遜於第3季度蝕9672萬美元,主因季內產生1.16億美元重組開支,以及7100萬美元一次性項目所致,拖累全年業績盈轉虧,蝕約17.6億港元,不派末期息。
復出逾100日的聯想非執行主席柳傳志指業績欠佳,是因「戰略不清晰,執行不到位」,希望盡快扭虧為盈,惟不肯預測時間。他又重申,很想成為內地A股公司,惟目前未定以發行A股,或是中國預託證券形式。


將主動出擊新興市場
季內毛利率按年跌4.7個百分點至10.3%,但按季回升0.45個百分點;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明,希望未來幾季毛利率不再轉差,值得高興是上季中國市場增速已扭轉前3季度落後於全球市場的趨勢。他說,聯想擬鞏固及加強國內市場領先優勢,盡快把企業客業務轉賺,並主動出擊新興市場、全球消費和中小企市場。聯想今年1月進行大規模重組裁員行動,楊氏稱,有關計劃相信已一步到位,並正物色併購機會。

ibabkbk 發表於 2009-5-27 10:41

A股FTF A50表現最差
2009年05月25日
(1人)瀏覽人次:4,600 回應:0 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本報訊】內地經濟前景被看高一線,帶動滬深兩地A股年初至今大幅跑贏環球股市,在港掛牌的5隻A股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雖同樣錄得可觀升幅,但因投資結構及組合中掛鈎的A股不同,升幅亦有別。今年以來,以主動式管理的翔龍中國基金(820)表現最突出,升55%,交投最多的A50中國基金(2823)表現相對落後,僅升38.3%。

翔龍中國基金升55%
內地A股市場尚未開放,一般本港散戶不能直接參與,本港交易所買賣的A股上市基金,便成為投資者投資A股的橋樑。本港5隻A股基金,投資組合、取向有別,表現亦各異。其中三隻A股指數上市基金(ETF),以追蹤掛鈎指數為目標,升幅不單及不上兩隻主動式管理的A股基金,表現亦略遜於掛鈎指數。
業內人士解釋,與掛鈎指數表現上的出入,主要由於A股流通性低,追蹤出現誤差所致。其中A50中國基金,年初至今升幅僅38.3%,期內新華富時A50指數升41%。三隻A股指數ETF,實際上是買入發行商的A股連接衍生產品(簡稱AXP),並非直接持有A股,當然這些AXP發行商亦利用QFII額度買入A股對冲。A50中國基金、滬深300中國基金(2827)及上月中登場的上證50中國指數基金(3024),雖同屬A股指數基金,但三者玩法有別。
滬深300指數屬全面性指數,包括滬深兩地合共300隻股份。新華富時A50指數及上證50指數性質相近,新華富時A50涉及深滬兩地共50隻市值最大的A股;上證50則包括上海市值及流通性最大的50隻股份。

指數ETF表現較穩定
比聯金融董事盧穗欣指,指數ETF設有增發機制,可透過增發或回購,令表現不會大幅偏離指數。他又指,A50及上證50中國基金表現相對穩定;滬深300中國基金涉及的股份夠多,在全面升市中表現或較突出,但因當中包括不少中、小企業,波動性亦高。
至於翔龍中國基金和招商局中國基金(133)屬主動式管理的上市基金,年初至今升幅分別達55.3%和48.5%,在五隻A股上市基金中,排名第一及第二,4月及5月表現亦跑贏大市。

封閉式基金易受市場影響
結構上,主動式基金透過發行人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額度投資A股,滙豐環球投資管理董事兼策略統籌及投資資訊主管謝國誠表示,翔龍基金除投資A股,亦包括B股和香港上市的H股。
盧穗欣指,翔龍及招商局中國基金屬封閉式基金,由於不會增發,易受市場氣氛影響而出現折讓和溢價。

A股上市基金與A股指數表現參考
深綜指
年初至今表現*:+58.43% 4月表現:+5.72% 5月表現*:+5.80%

翔龍基金(820)
年初至今表現*:+55.30% 4月表現:+21.59% 5月表現*:+12.34%

招商局中國基金(133)
年初至今表現*:+48.54% 4月表現:+9.56% 5月表現*:+32.60%

滬深300中國基金(2827)
年初至今表現*:+45.51% 4月表現:+4.06% 5月表現*:+4.83%

滬綜指
年初至今表現*:+42.66% 4月表現:+4.40% 5月表現*:+4.84%

新華富時A50指數
年初至今表現*:+40.97% 4月表現:+3.88% 5月表現*:+3.92%

A50中國基金(2823)
年初至今表現*:+38.28% 4月表現:+4.72% 5月表現*:+4.14%

上證50中國基金(3024)
年初至今表現*:– 4月表現:– 5月表現*:+2.69%

註:*資料截至5月22日

ibabkbk 發表於 2009-7-1 17:43

08藍籌包尾大幡變09半年最大贏家
富士康09半年升幅:98%

中信泰富09半年升幅:91%

中鋁09半年升幅:80%

新世界09半年升幅:78%

富士康08全年跌幅:85%

中信泰富08全年跌幅:81%

中鋁08全年跌幅:75%

新世界08全年跌幅:72%

上半年股市贏家輸家一覽
-恒指成份股五大贏家-
富士康(2038) 昨收報:5.08元 半年變幅:+97.67%
中信泰富(267) 昨收報:16.02元 半年變幅:+91.17%
騰訊(700) 昨收報:90.45元 半年變幅:+81.15%
中鋁(2600) 昨收報:7.34元 半年變幅:+79.90%
新世界(017) 昨收報:14.02元 半年變幅:+78.37%

-恒指成份股五大輸家-
滙控(005) 昨收報:65.65元 半年變幅:-3.80%
中電(002) 昨收報:51.40元 半年變幅:-2.28%
思捷(330) 昨收報:43.25元 半年變幅:-1.48%
港燈(006) 昨收報:43.10元 半年變幅:-0.92%
中移動(941) 昨收報:77.60元 半年變幅:-0.26%

恒生指數昨收18378點,半年升27.74%

-H指成份股五大贏家-
東風(489) 昨收報:6.54元 半年變幅:+161.60%
江銅(358) 昨收報:12.70元 半年變幅:+123.59%
富力(2777) 昨收報:17.40元 半年變幅:+103.51%
中信銀行(998) 昨收報:5.03元 半年變幅:+89.81%
兗煤(1171) 昨收報:10.66元 半年變幅:+87.35%

-H指成份股五大輸家-
中交建(1800) 昨收報:9.06元 半年變幅:-5.23%
華能(902) 昨收報:5.44元 半年變幅:-2.86%
中通信(552) 昨收報:4.79元 半年變幅:-1.44%
寧滬高速(177) 昨收報:5.69元 半年變幅:-0.18%
哈動(1133)* 昨收報:7.31元 半年變幅:+3.10%

H股指數昨收10962點,半年升38.91%
*期內加入H指成份股

ibabkbk 發表於 2009-7-7 23:43

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首日交易概況
清算行/參與行:中銀香港 代理行:中行上海分行 交易類別:滙款
交易內容:上海電氣香港從香港滙款至上海的上海電氣國際

清算行/參與行:交銀香港# 代理行:交行 交易類別:滙款
交易內容:中業貿易(香港)從香港滙款至上海的上海絲綢

清算行/參與行:滙豐銀行 代理行:交行 交易類別:滙款
交易內容:*中業貿易(香港)從香港滙款至上海的上海絲綢

清算行/參與行:滙豐銀行 代理行:交行 交易類別:滙款
交易內容:上海環宇從上海滙款至香港滙豐

清算行/參與行:工銀亞洲 代理行:工行深圳分行 交易類別:滙款
交易內容:工行從深圳滙款至工銀亞洲

清算行/參與行:無透露 代理行:交行深圳分行 交易類別:滙款
交易內容:深圳航天廣宇工業從深圳滙款至香港

清算行/參與行:無透露 代理行:交行深圳分行 交易類別:滙款
交易內容:天基電氣(深圳)從深圳滙款至香港

清算行/參與行:永隆銀行 代理行:招行深圳分行 交易類別:滙款
交易內容:比亞迪股份從深圳滙款至比亞迪香港

清算行/參與行:工銀印尼 代理行:交行 交易類別:信用證
交易內容:為Pt.Indotruck向三林萬業(上海)開出90天遠期人民幣信用證

清算行/參與行:交銀香港# 代理行:交行上海分行 交易類別:信用證
交易內容:交行上海分行為上海五礦開出人民幣信用證至香港

ibabkbk 發表於 2009-7-28 09:28

低息時代
瑞銀料港樓價升32%
2009年07月28日
(1人)瀏覽人次:2,033回應:0
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瑞銀及高盛均認為低息環境會維持一段時期,加上私人住宅供應緊拙,故樓價可望持續攀升,兩大行昨齊發報告唱好地產股,[color=red]瑞銀看好在內地有龐大土地儲備的恒基地產(012),高盛則首選股價較每股資產淨值(NAV)折讓逾三成的嘉里建設(683)。
[/color]

看恒地升45%
瑞銀指,美國的量化寬鬆已令全球貨幣供應驟升,加上內地資金湧港及本港有高達3萬億元存款,市場出現了資金氾濫三重奏,而該行預料聯儲局在未來12個月仍會維持低息政策,資金將尋找出路,因此預測直至明年底,本港樓價會有32%升幅,寫字樓及商舖價格亦有29%及12%上升空間。該行預期本地私人住宅市場供應緊拙,未來4年平均每年僅得1.1萬至1.2萬個新單位,供應量低於環球樓市。
[color=red]瑞銀強調投資者忽視了恒地龐大土儲,加上內地增長亦利好,其股價較預測NAV大幅折讓43%[/color],因此將其目標價定為71元,潛在升幅達45%,信德(242)及冠君產業(2778)目標價則為9.2元及4元。

高盛:發展商勝收租股
高盛則基於三大因素認為地產股升勢有餘未盡,包括預期新樓及二手樓差價擴大令發展商邊際利潤上升、發展商將增加土地儲備,以及商廈樓價及租金年尾將回穩。高盛又認為地產發展商較收租股吸引,因發展商股價較每NAV折讓11%,較預測NAV更大幅折讓17%,而平均市賬率亦僅1.1倍。該行建議買入嘉里、新地(16)及長實(001),三股目標價分別為42.8元、118元及105元,較昨收市有3.6%至8.4%潛在升幅。
該行預期未來12個月新盤售價將有15%升幅,寫字樓價格下半年卻有一成至一成半跌幅,明年始會回穩,並提醒投資者,倘低息環境突然逆轉及政府對經濟及樓市的政策改變,將增加地產股的風險。

瑞銀推介買入地產股
信德(242)
目標價:9.20元 昨收報:5.96元 潛在升幅:54.36%

恒地(012)
目標價:71.00元 昨收報:49.10元 潛在升幅:44.60%

希慎(014)
目標價:28.10元 昨收報:20.20元 潛在升幅:39.11%

冠君產業(2778)
目標價:4.00元 昨收報:2.95元 潛在升幅:35.59%

太古(019)
目標價:114.00元 昨收報:86.85元 潛在升幅:31.26%

九倉(004)
目標價:45.20元 昨收報:34.80元 潛在升幅:29.89%

新地(016)
目標價:141.90元 昨收報:112.90元 潛在升幅:25.69%

恒隆地產(101)
目標價:32.20元 昨收報:26.95元 潛在升幅:19.48%

信置(083)
目標價:18.15元 昨收報:15.24元 潛在升幅:19.10%

長實(001)
目標價:117.40元 昨收報:101.40元 潛在升幅:15.78%

新世界(017)
目標價:20.00元 昨收報:17.40元 潛在升幅:14.94%

鷹君(041)
目標價:19.70元 昨收報:18.00元 潛在升幅:9.44%

ibabkbk 發表於 2009-7-30 08:35

三內航母獲中央注31億
中航首次獲泵水
2009年07月30日
(未有評分)瀏覽人次:800回應:0
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本報訊】為了減輕內地航空公司負債,國資委再出手,向國航(753)、南航(1055)、東航(670)的母公司集團,合共注資約31億元(人民幣.下同)。《上海證券報》引述消息指,國航母公司中航、南航和東航集團,有望獲得國資委分別注入15億、15億和不足1億元資金。今次將是中航集團首度獲中央注資。 記者:李培瑛

據了解,國資委近日召集各航空集團開會商討,惟現時暫未能確認注資的具體時間和用途。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導致財務費用龐大,一直是內地航空業面臨的重要困難。三大航空集團一直積極申請政府的進一步注資。

注資時間用途待定
不過,注資消息無助股價,國航及南航昨分別跌4.9%及4.5%,今次注資額最少的東航則升2.1%。
中央向大型國有航空公司注資並非首次。去年12月,東航和南航同日宣佈,母公司東航集團和南航集團分別獲國資委注資30億元。隨後於12月底,東航集團獲得國資委加碼注資40億元,因此兩家航空公司分別合計獲注70億和30億元,均以上市公司向母公司定向增發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該交易已於今年6月獲批。
今年5月,東航集團副總裁劉江波曾對外電表示,集團已再獲20億元注資,以解營運困難,但不清楚上述注資會否注入上市公司。若落實注入上市公司,國資委已累計向東航注入90億元。
至於中航,旗下國航董事長孔棟3月初曾表示,已經申請由政府以國有資本注資,希望金額不少於南航之前獲批的30億元。如果今次落實注資,將會是國資委首次向中航注入資金。

台准7內航設分公司
內地傳媒引述南航董事會秘書謝兵表示,截至目前為止,集團和上市公司未收到任何有關注資的正式通知,他亦未聽到任何消息。東航董事會秘書羅祝平表示,對消息感到意外,集團一直積極申請國家進一步注資,準備補充流動資金。
另外,台灣經濟部投審會公佈,批准國航、南航、東航等7家內地航空公司在台灣設立分公司,總投資額為38萬美元(約296.4萬港元),成為首批在台灣成立分公司的內資公司。其他航空公司包括廈門航空、海南航空、深圳航空和山東航空。

國資委向三航空公司注資概況
-東航-
2008年12月10日 金額★:30億元
2008年12月29日 金額★:40億元
2009年5月13日 金額★:20億元#
2009年7月 金額★:不足1億元*

-南航-
2009年12月10日 金額★:30億元
2009年7月 金額★:15億元*

-中航-
2009年7月 金額★:15億元*

註:#是向東航母公司注資;*市場消息;★人民幣
資料來源:各公司通告、管理層

dickduckb 發表於 2009-8-2 01:32

support your hard working.

ibabkbk 發表於 2009-8-6 14:07

炒友Blog:基建股穩 中交建落後可取
2009年08月06日
(未有評分)瀏覽人次:5,433回應:0
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內地樓股今年大升,引起不少迴響,中央雖然多次重申維持寬鬆信貸,但為防泡沫惡化,微調工作看來正在進行中,內房股和內銀股還應暫避。相對安全的股份始終是基建股,為了保八,中央不論如何微調,基建也不會停頓。
三隻主要內地基建股中國中鐵(390)、中國鐵建(1186)和中國交通建設(1800),在昨日的跌市中均有好表現,尤其有大行品評的中鐵,更急升7.6%。不過,此三股以中交建最落後,會是更好的選擇。
中交建的確落後。恒指和H指均已回升至貼近熊市跌幅的0.5倍黃金比率;[color=red]中鐵剛於昨日突破0.5倍,強於大市;中鐵建更厲害,現處13.46元,只差4%左右就重遊14元歷史高位。至於中交建,在熊市中由25.40元跌至最低3.46元,若跟隨大市回升跌幅的0.5倍,可見14.43元,就算只是回升低一級的0.382倍,亦應見11.84元[/color]。中交建現價10.24元,近期高價亦不過11.50元,連0.382倍也摸不到。

初步目標11.8元
放大圖片

中交建大落後,當然有因。國家大力發展鐵路運輸,[color=red]今明兩年鐵路項目的投資目標最少達6000億元人民幣,中鐵和中鐵建自然水漲船高,未來兩三年業績料高速增長。相比之下,中交建新簽合約進度較慢,尤其是港口建設業務,在經濟不景出口倒退情況下,自然難望有發展。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經濟一旦復蘇,出口回升,港口建設業務屆時可能變成中交建的增長亮點。
[/color]中交建的業務其實不差,管理層早前估計,今年新簽合約總額至少按年增長兩成,若以去年底未完成合約金額3340億元(人民幣.下同)計算,中交建今年的業績可有不俗的增長。滙證最近發表報告預測,[color=red]09年度中交建每股盈利0.56元,增長36.6%;2010年度每股賺0.71元,增長27.3%,2011年度每股賺0.89元,增長24.6%。
[/color]事實上,中交建近月屢有新簽合約的消息,例如旗下的路橋建設及子公司,最近就投得湖南兩項公路工程,總值9億元。中交建未來幾年增長不俗,[color=red]09年度預期PE 15倍左右[/color],即使增長或不及中鐵和中鐵建,但已在股價中過度反映,在大市回調之際,屬穩健之選。
買賣策略:可於10.40元或以下買入,初步目標11.80元,跌破9.76元止蝕。
邱古奇

[img=250,280]http://hk.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806/small/B09_01_a.gif[/img]

ibabkbk 發表於 2009-8-12 09:20

靠賣樓港鐵僅少賺4%
物業發展利潤21億
2009年08月12日
(1人)瀏覽人次:833回應:0
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本報訊】港鐵(066)公佈,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純利44.98億元,雖較去年同期跌4.1%,但遠高於市場預期上限的28.21億元,中期息維持每股14仙不變。業績勝預期,因市場低估其物業發展收益。 記者:劉碧思、高淑嫻

港鐵半年物業發展利潤21.47億元,大部份來自九龍站君臨天下、火炭御龍山及將軍澳首都。下半年度,將軍澳領都雖未能趕及入賬,但亦可靠烏溪沙銀湖.天峰食糊。

君臨8億分樓利潤入賬
近期港鐵與恒隆地產(101)同期推售君臨天下,市場質疑港鐵與恒隆分樓分售,與物業發展利潤無以為繼有關。事實上,上半年度港鐵已將君臨天下分樓利潤入賬,金額約8億元,佔物業發展利潤21.47億元的37%,御龍山及首都樓花尾期款項則佔12.27億元。
港鐵財務及業務拓展總監梁國權表示,一早已與恒隆有分樓分售的協議,認為現是合適分售時機,至於下半年有與信置(083)合作的銀湖.天峰入賬,故並非無以為繼。
銀湖.天峰2169個單位已售約85%,領都亦已售出全部1688個單位。梁國權未有透露銀湖.天峰可入賬金額,但指項目原屬九鐵持有,故入賬時須扣除逾10億元購入成本。領都預期年底至明年初發入伙紙,料趕不及今年內入賬。物業總監何恒光稱,正等待大圍維修中心上蓋物業預售同意書批出,擬第四季預售,但2011年前難錄得利潤入賬。

鐵路車費收入減1.2%
鐵路業務方面,上半年度本地鐵路總乘客人次達5.87億人次,車費收入由08年中期的55.92億元,降1.2%至55.27億元,因學童半價優惠自去年9月底推廣至東鐵線、西鐵線及馬鞍山線,加上機場快線因乘客組合改變,令每名乘客平均車費減3.3%至62.56元。行政總裁周松崗稱,鐵路服務乘客量下降,是受經濟低迷及豬流感影響,下半年仍難扭轉。
不過,今年次季港鐵首次應用票價「可加可減」機制,計算出票價可加7%,有關升幅將結轉至明年票價調整機制運算中。將軍澳線康城站及九龍南線柯士甸站落成啟用,料可增加乘客量。
上半年度港鐵投資物重估錄7.12億元賬面收益,不包括有關賬面收益,港鐵基本業務利潤39.03億元,升43%,淨負債權益比率37%。09至2011年合共資本開支262億元,當中逾230億元作鐵路發展。

港鐵09年中期業績概況
營業額 金額:86.30億元 變幅:+1.21%

鐵路及相關業務經營利潤 金額:47.99億元 變幅:+0.06%

物業發展利潤 金額:21.47億元 變幅:+516.95%

投資物業重估增值 金額:7.12億元 變幅:-65.77%

純利 金額:44.98億元 變幅:-4.07%

每股盈利 金額:0.79元 變幅:-4.82%

不計投資物業重估的基本純利 金額:39.03億元 變幅:+42.90%

中期息 金額:0.14元 變幅:不變

ibabkbk 發表於 2009-8-13 09:13

點股壇:港鐵土儲多有優勢
2009年08月13日
(未有評分)瀏覽人次:633回應:0
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港鐵公司(066)業績勝於預期,主要是物業發展收益較佳,相信與提前將「君臨天下」分樓利潤入賬有關。業績好,股價有表現,昨日大市急跌,港鐵的跌幅相對輕微。
上半年盈利44.98億元,跌4.1%,每股盈利79仙,中期息14仙,無增減。扣除重估投資物業及遞延稅項後,盈利應為39.03億元,增43%。

物業發展收益大增
放大圖片

期內物業發展收益21.47億元,增長517%,車務運作、車站業務及物業租賃收益34.3億元,增長1.9%,這是息稅前盈利,可見增長源自物業發展,期內提供收益的,包括御龍山及首都,亦包括確認君臨天下最終與發展商攤分的利潤,由於是分樓,現正預備出售,相信所得分樓是按市值確認利潤,出售後再作調整。
期內車費收入減1.2%,而相關支出並無下跌,雖有合併九鐵的協同效益,車務息稅前利潤仍跌10.7%,車站商務及相關業務則跌3.1%,物業租賃及管理利潤增12.5%,其他收益增1.18億元至1.42億元。
港鐵已啟動「可加可減」機制,根據相關指數變動計算,票價應增加0.7%,但低於1.5%的觸發點,未作調整,該0.7%升幅將結轉至明年票價機制運算中,如調整1.5%,將涉及約8000萬元。
港鐵可攤分利潤的樓盤,5月推出烏溪沙銀湖.天峯2169個單位,已售85%,7月推出日出康城.領都A,全部1688個單位已售。前者可望於下半年攤分應佔利潤,但要扣除向九鐵收購成本14.63億元,而領都A入賬視入伙紙發出期而定,預期於今年底或明年初發出。明年初將推出九龍南線CD區物業發展招標,而在建待售的大圍維修站,相信2012年才能提供利潤,該物業以26.61億元向九鐵購入。

中長線可跑贏大市
於海外發展,英國有關鐵路在經營中,於瑞典的地鐵,可望於今年底開始營運,北京4號地鐵將於今年第4季通車,深圳特許經營協議已簽署,明年中將接手4號線1期營運,而2期將於2011年通車,但已無物業發展權,瀋陽地鐵1-2號線已簽特許營運承包協議,亦就上蓋物業發展機會訂立框架協議。
港鐵的車務及車站業務以至物業租賃,整體可望穩定而稍有增長,物業發展是增長點,預期下半年稍遜於上半年,只是短期表現,仍有其他在建物業以及待發展物業陸續推出招標,是除政府外最大地主,是其優勢,而受樓市或發展期影響,業績偶有反覆則難避免。
港鐵現價28元,往績PE 19倍,息率1.7%,估計今年PE升而息率亦微升,相信仍較實際資產有折讓,短線跟樓市炒,中長線可跑贏大市。

[img=250,164]http://hk.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813/small/B10_04_a.gif[/img]

ibabkbk 發表於 2009-8-14 09:13

五年來首次不提3G止血目標
更改入賬方法 和黃僅少賺33%
2009年08月14日
(2人)瀏覽人次:5,133回應:0
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本報訊】和黃(013)公佈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純利57.6億元,倒退33%,較市場預期為佳。除因今年開始,更改電訊客戶上客成本的入賬方式,由過去按合約年期攤銷,改為於產生時直接列作營運開支,令08年上半年業績比較基數下跌。
記者:何凱兒 高淑嫻

此外,3澳洲與Vodafone合併澳洲資產錄得36.41億元收入,亦令上半年3G業務虧損大幅收窄。每股盈利1.35元,中期息繼續維持派0.51元。 

3澳洲合併Vodafone賺36億
放大圖片

最觸動和黃大小股東神經、令集團9年無增加派息的3G業務,儘管LBIT(經營虧損)大幅改善66%至18.1億元,但撇除一次性收入的影響,業務表現其實比想像中差,和黃主席李嘉誠5年來首次不再在主席報告,為3G業務定下「止血目標」,只表示「倘無其他重大之不利市場變化或規管發展,管理層預期3集團之LBIT將於今年下半年持續收窄」。
李嘉誠解釋,「本來我啲同事提議寫出嚟,但我認為經濟、失業並未明朗,係要講得保守少少,我同事寫畀我比較樂觀,但今日咁嘅環境,係要好小心同股東講嘢。」
去年8月公佈中期業績時,他說,期望今年全年取得EBIT(經營溢利);今年3月公佈08年全年業績,全年EBIT收支平衡的目標仍維持不變。集團董事總經理霍建寧當時補充,只差一兩個月便能達標。
不過,昨日兩人已絕口不提3G的「止血目標」,霍建寧更表示,在目前經濟情況下,對於3意大利年底能否收支平衡仍有保留,但整體方向非常正面,下半年之表現應較上半年為佳,意味3G繼續是和黃「淌血的傷口」。

3G業務續淌血 前景堪虞
放大圖片

李嘉誠(中)昨帶領李澤鉅(左)和霍建寧(右)出席股東大會,公佈較預期佳的業績。程志遠攝

期內,3集團收益總額為263.8億元,同比減少18%;經營虧損收窄,有賴澳洲業務合併產生逾30億元特殊收益。若以當地貨幣計算,3集團所有業務均錄得按年收益增長(3意大利與3奧地利除外),所有業務亦錄得經常性經營虧損改善(3奧地利除外)。
對於有傳3意大利會與當地電訊營運商Wind合併,李嘉誠稱:「最好係賺到錢先merge(合併)」。對於被質疑屢靠旗下和電國際(2332)出售業務套現,他回應謂「我哋無財政壓力,每一樣嘢我哋都係有利潤先做」。

賣和電資產 非因財困
霍建寧則補充:「賺咁多錢,股東好開心o架!」至於日前以107.6億元出售以色列電訊業務Partner,霍建寧強調:「只係因為個價對我哋嚟講,係reasonable good(合理地好),同財政無關係。」

和黃更改上客成本入賬方式對業績影響
項目:3集團上客成本
08年數字:17.62億元 重新編列的08年數字:- 變化:-17.62億元

項目:集團電訊客戶上客成本
08年數字:- 重新編列的08年數字:102.26億元 變化:+102.26億元

項目:折舊及攤銷
08年數字:192.42億元 重新編列的08年數字:133.35億元 變化:-59.07億元

項目:純利
08年數字:106.88億元 重新編列的08年數字:85.89億元 變化:-20.92億元

和黃中期業績概要
•收益總額 金額:1410.28億元 變幅:-20%
•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 金額:7.00億元 變幅:-15%
•出售投資及其他溢利 金額:46.55億元 變幅:+21%
•股東應佔溢利 金額:57.60億元 變幅:-33%
•每股盈利 金額:1.35元 變幅:-33%
•中期息 金額:0.51元 變幅:不變

[img=250,175]http://hk.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814/small/B02_01_a.gif[/img]

3集團業務表現
•收入 金額:263.8億元 變幅:-18%
•上客成本支出 金額:78.93億元 變幅:-17%
•折舊 金額:36.93億元 變幅:-29%
•牌照費及其他權利攤銷 金額:19.38億元 變幅:-32%
•出售投資收益 金額:36.41億元 變幅:不適用
•LBIT* 金額:18.10億元 變幅:-66%
*扣除稅項及利息前虧損

3集團營運數據
英國及愛爾蘭 截至本周三客戶人數:559.1萬
變幅*:+3.9% 上半年ARPU:29.36英鎊 變幅^:-13%

意大利 截至本周三客戶人數:893.1萬
變幅*:+0.5% 上半年ARPU:24.23歐元 變幅^:-4%

澳洲 截至本周三客戶人數:605.2萬
變幅*:+176.3% 上半年ARPU:62.62澳元 變幅^:-6%

瑞典及丹麥 截至本周三客戶人數:142.3萬
變幅*:+10.0% 上半年ARPU:357.38克朗 變幅^:-6%

奧地利 截至本周三客戶人數:77.3萬
變幅*:+8.4% 上半年ARPU:27.04歐元 變幅^:-18%

3集團總額 截至本周三客戶人數:2277.0萬
變幅*:+23.3% 上半年ARPU:29.87歐元 變幅^:-11%

ARPU:客戶每月每戶平均消費
*與今年3月25日數字比較;^與去年12月比較

表現迥異
赫斯基利潤挫 零售業最標青
由於全球經濟衰退,和黃固有業務出現不同程度跌幅。截至6月底止,固有業務經營利潤(EBIT)為198.42億元,下跌44%。當中赫斯基能源收入下跌49%至169.65億元;純利則倒退77%至19.98億元,由於石油及天然氣價格仍大幅落後於去年水平,和黃預期,赫斯基下半年貢獻繼續較去年為低。

分拆赫斯基 年內難成事
李嘉誠強調,赫斯基是一家仍賺錢的公司,「就算油價再跌兩至三成,我哋都唔會蝕,油呢個行業,我係睇得好好。」他認為,若經濟回復正常,油需求會增大,油價自然上升。至於何時分拆赫斯基,他表示「十畫未有一撇」,不大可能今年內成事。
港口業務方面,雖然貨運量上季趨向穩定,但仍遠低於去年水平,上半年部門處理的總吞吐量,較去年同期跌8%,導致部門收益下跌21%至155.6億港元,經營利潤下跌35%至44.87億元。李嘉誠稱,部門已實施多項省成本措施,預期下半年全面見效。雖然貿易量一般在下半年較高,但貨運量料只會緩慢復蘇。

港口業經營利潤跌35%
另外,酒店和地產業務的經營利潤下跌37%,但原因是去年因出售一項投資物業獲利21.4億元,撇除有關利潤,部門經營利潤實際升7%。實際上,該部門的收入升24%至66.28億元。
零售業務可說是眾多固有業務中表現最佳的一環,收益下跌9%至534.4億元,但經營利潤則大升52%至18.73億元,主要是期內實施成本節省計劃、減少貨存及提升營運收益。
至於財務及投資部門,經營利潤下跌21%至24.78億元。業績報告指,期內利率大跌及集團還債後手頭現金減少。上半年,和黃已償還了434.46億元。

[[i] 本帖最後由 ibabkbk 於 2009-8-14 09:14 編輯 [/i]]

ibabkbk 發表於 2009-8-14 09:17

點股壇:港交所不易跑贏大市
2009年08月14日
(1人)瀏覽人次:667回應:0
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香港交易所(388)業績與預期相若,受惠於港股成交額增加,而市場評價有分歧,是基於對大市展望的差異,昨日仍升,稍勝大市。
上半年港交所盈利2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跌26%,每股盈利2.05元,中期息1.84元,與上年相同,派息比率維持90%。
上半年業績雖跌,但第二季則頗佳,達13.66億元,較第一季的8.34億元,增加64%,亦較上年第二季的13.24億元,增加3%,是聯交所成交額變動的影響。

上半年投資收益大減
放大圖片

第一季成交額平均每日447億元,第二季717億元,上半年平均為58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73億元,下跌33%,盈利只跌26%,雖然港交所業績受市場成交額影響大,而期內衍生產品合約每日平均成交增加12%,股票期權合約只減14%,投資收益跌42.6%,營運支出只減1.2%,均對最終業績有影響。
平均每日成交雖跌33%,受市場成交額影響的收益只跌17%,是各類成交收益的差異及交易宗數影響,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減22%,結算及交收費跌16%,存管、託管及代理人服務費增8%。上市費收入跌8.2%,出售資訊所得跌7.9%,是新上市牛熊證雖大增,新上市衍生權證卻減少,出售資訊受市場放緩影響,其他收入跌20%,主要是新股經紀佣金收入減。
投資收益減少42.6%,是可作投資用途平均資金減少39%,期內可作投資金額平均428億元,上年同期為699億元,是期貨未平倉合約減少以及按金水平下調,期內資金按年淨回報由1.69%降至1.58%,投資以銀行存款為主,佔60%,債券佔39%,證券只佔1%,利率較前顯著下跌以及投資資金減少,以致投資收益大減。
營運支出減少900萬元或1%,主要是樓宇支出增加4220萬元或61%,是物業加租及增加面積所致,其他主要支出均減,特別是僱員及相關支出減少4200萬元或9%,營運支出不能與收入同步下跌,對業績有左右作用,基本上,營運支出穩定,收入減少,盈利減少更多,相反收入增加,則盈利增幅更大。

港股交投反覆難預估
第一季每日成交447億元,第二季717億元,7月份689億元,8月至今平均為801億元,在650億至950億元之間反覆,殊不穩定,近月熱錢大量流入,推動成交額上升,相信第三季成交仍十分活躍,從近日成交的反覆看,第四季的成交額已不易估計,但即使下半年維持第二季的業績,全年業績與去年比較,只能近似。
港交所現價150.30元,往績PE 31.4倍,息率2.85厘,相信今年業績稍跌,現價已反映對明年表現的期望,估計表現只與大市同步,不應過於樂觀。
齊明

[img=250,164]http://hk.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814/small/B12_02_a.gif[/img]

ibabkbk 發表於 2009-8-17 09:05

中移純利料僅微升
2009年08月17日
(未有評分)瀏覽人次:900回應:0
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本報訊】中移動(941)將於本周四率先為中資電訊股揭開中期業績序幕,[color=red]證券界普遍預計,這家紅籌巨企上半年純利介乎553.57億至565.6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幅介乎0.9%至3.1%[/color],僅得極低單位數增長。未來決定股價表現的因素,仍然離不開行業競爭程度,以及集團為國產3G制式TD-SCDMA這包袱的解困方法。
瑞銀預計,貴為去年全球最賺錢電訊企業,中移動從去年首季開始,營業額同比增幅已呈現放緩,主因淨增用戶數下降、資費下調,以及平均每月每用戶通話分鐘數(MOU)持平,但相信業績增長放緩趨勢於今年第二季已得到控制,預計上半年營業額按年增長8.6%,至2133億元。

大摩估未來兩年轉佳
野村則指出,以往中移動派發中期成績單,多次優於市場預期,[color=red]但相信今次不會令人期盼,其每月每戶平均收入(ARPU)上半年料將減少11元,至73元;下半年每月客戶淨增數,以及宏觀經濟改善,將是股價催化劑。[/color]
正當外界憂慮中移動身處的行業競爭升溫,摩根士丹利估計,集團未來一至兩年盈利走勢會轉佳,皆因激烈競爭將導致中電信(728)及聯通(762)盈利於今年第四季開始轉弱,中移動將從中受惠;若中移動增加派息比率,將有助推動股價。

券商對中移動中期業績預測
券商:瑞銀 中期純利預測:565.62億元人民幣
按年增幅預測:+3.12% 目標價:76.0元港元 投資評級:中性

券商:大摩 中期純利預測:563.02億元人民幣
按年增幅預測:+2.65% 目標價:90.5元港元 投資評級:增持

券商:野村 中期純利預測:553.57億元人民幣
按年增幅預測:+0.93% 目標價:86.0元港元 投資評級:買入

頁: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