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政治宣傳照多造假
(星島日報報道)在內地宣傳了幾十年的中共楷模雷鋒,留下一大批「經典」照片。當時的攝影師近日踢爆,雷鋒的很多照片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事後補拍的,還有不少照片經過修改,以樹立完美的形象。「你們不是說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嗎,那怎麼會有這麼多照片?」幾名外國記者參觀位於遼寧撫順市的雷鋒紀念館時,指着雷鋒的照片問,令講解員語塞。
曾為雷鋒拍攝過二百多張照片的攝影師、今年已七十九歲的張峻先生表示,雷鋒的很多照片是出於宣傳需要補拍的,有的照片甚至在雷鋒過世後進行過修改,甚至還刻意增加內容。
上世紀六○年代初,中國面臨嚴重自然災害,經濟幾近崩潰,急需一個光輝的典型人物鼓舞士氣。貧苦出身、勤勞、樂於助人的軍人雷鋒便被挖掘出來,官方將他塑造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安排他到各處巡回宣講。
為配合政治宣傳,張峻等人還專門組成攝影小隊,為雷鋒拍照,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補拍照片。
「因為雷鋒做了好多好事,都過去了,沒有留下照片,所以要補。」張峻說。補拍的照片中,有雷鋒送老大娘回家、補襪子、深夜打手電筒學《毛(澤東)選集》、給人民公社捐款、努力練習投手榴彈等,都是根據雷鋒「我的母親就是黨」、「憶苦思甜」等宣講報告中的情節補拍的,後來都成為經典的雷鋒形象。
另有一張「經典照」是雷鋒目視遠方、胸前端着一支槍,背後是一棵松樹。為雷鋒拍這張照片的周軍坦承,原來的照片中並沒有松樹,後來出版時,在照片上畫了一棵黃山迎客松,再翻拍,就成為現在這張照片。
內地目前正在籌拍雷鋒的電視劇,張峻對製片人表示:「(希望)你們和以前拍的電影不一樣……雷鋒是人,不是神。」
雷鋒遺照原來多是宣傳贋
[img]http://www.takungpao.com/2tkp_site2/news/images/09/04/22/zm-45.jpg[/img]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美聯社的四名記者曾經去過撫順的雷鋒紀念館。他們指著雷鋒做好事的照片問講解員:「你們不是說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嗎,那怎麼會有這麼多照片?」講解員一時語塞。
原來,這些照片很多是出於宣傳需要而根據雷鋒的事跡事後補拍的:送大娘回家、補襪子的照片,是根據雷鋒《解放後我有了家,我的母親就是黨》報告中的情節補拍的;打開手電筒,夜間讀《毛選》,是根據雷鋒《憶苦思甜》報告補拍的;雷鋒目視遠方,胸前端著一把鋼槍,背後是一棵茁壯的松樹,這棵松樹,是後來添上去的……。
1960年,時任瀋陽軍區工程兵宣傳處報道幹事,今年已經79歲的張峻與雷鋒有過九次接觸,為雷鋒拍攝過223張照片。他證實很多照片是出於宣傳需要補拍的,有的甚至是在雷鋒犧牲後,為樹立高大全的形象,對照片進行過修改的。
白天打手電筒學「毛著」
1962年春節前後,正是雷鋒聲名遠播的時候。總政下達指示,要為雷鋒舉辦一個個人學習毛主席著作標兵展覽。瀋陽軍區接到命令後,決定同時在軍區內進行一次首展。
為了配合總政的雷鋒展覽,由張峻以及瀋陽軍區的四、五名成員組成班子為展覽進行前期準備。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補拍照片。張峻說,因為雷鋒做了好多好事,都過去了,沒有留下照片,所以要補。
當時,瀋陽軍區工程兵黨委給籌辦小組約法三章:第一,補拍內容必須是雷鋒曾經真實做過的事情;第二,能補的補拍,不能補拍的畫幻燈;第三,補拍的照片要經得起推敲。
因為攝影技術不過關,深夜學「毛著」無法拍攝,照片變成了雷鋒在白天打著手電筒學習;圖片說明中說雷鋒在8月裡為人民公社捐款,照片裡的雷鋒卻穿著棉衣;練習投彈的姿勢也發生了錯誤。
照片的補拍和幻燈片的製作還沒完成,1962年8月15日,雷鋒突然離世。這些原本用於「學毛著標兵」的展覽被用作了規模更大的對雷鋒的追憶儀式上。
合成「雷鋒松」以訛傳訛
在張峻的記憶裡,其實雷鋒並非如人們想像的那樣「完美」。可是,這些不「完美」的細節都隨著雷鋒的去世被掩埋在歷史之中。除了對照片不「完美」的細節進行修改,甚至還會刻意增加內容提升雷鋒的形象。
曾經與張峻在一起辦公的《民兵之友》記者周軍為雷鋒在瀋陽軍區政治部大院裡拍攝過一張照片:雷鋒目視遠方,胸前端著一把鋼槍,背後是一棵茁壯的松樹。這棵松樹,其實是後來添上去的。「當時有一種技術叫印染法,工廠可以做,是合成技術的一種,在照片上畫完了再翻拍。」張峻說,「那時候樹立典型要求高大全。」而也因為這張照片,在大眾中逐漸流傳出「雷鋒松」的故事。
最近,一個劇組正在籌拍雷鋒的電視劇,由跳水金牌田亮飾演雷鋒。劇組向張峻請教,張峻在電話裡對製片人說,「你們要和以前拍的電影都不一樣。怎麼個不一樣,就是把雷鋒從神壇上拉下來。雷鋒是人,不是神。」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