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自爆三宗失誤事故施麻藥多四倍 產婦體內遺紗布 螺絲頭留大腿
公立醫院醫療事故層出不窮。醫院管理局最新一期的《風險通訊》中,揭露一宗過量使用麻醉藥事故。一名病人原應使用2毫克麻醉藥,但醫護人員卻誤將毫克與毫升混淆,導致病人使用的劑量多4倍。有藥劑師表示,過量麻醉藥可抑壓呼吸系統,嚴重可致命。此外,醫護人員沒有吸取教訓,又發生手術後在病人大腿末端留下螺絲頭。風險通訊表示,公立醫院有不同濃度的麻醉藥咪達唑侖(midazolam),部份濃度是每毫升含有1毫克咪達唑侖,部份濃度則是每毫升含有5毫克咪達唑侖。曾有一名病人原應獲處方2毫克的咪達唑侖,但醫護人員卻誤將毫克及毫升混淆,使用了兩劑每毫升含有5毫克的咪達唑侖,令病人攝取了10毫克麻醉藥,較原來所需多4倍。未透露事發醫院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328/large/28la4p2.jpg[/img]
醫管局的一份刊物中揭露醫療失誤事故。
通訊表示,絕大部份病人只需使用5毫克咪達唑侖,長者最多可用3.5毫克,顯示醫護人員錯誤處方的劑量,超出大部份病人上限。該局相信出錯另一原因,是病房儲存了高濃度的咪達唑侖,令醫護人員有機會用錯劑量。醫管局建議要在藥物資料中,清楚寫明麻醉藥份量的單位,除了手術室、深切治療部及需要進行高風險療程的臨床部門外,其他地方應只存放低濃度的麻醉藥。但醫管局沒有公佈事發醫院及當時病人進行甚麼療程。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教育總監崔俊明表示,咪達唑侖是鎮靜神經藥物,可用於手術前麻醉或進行某些治療前,令病人放鬆肌肉。過量使用會抑壓呼吸系統,令血壓下降、神志不清及昏迷,嚴重可致命。
病人做額外手術
此外,風險通訊又提及,一名孕婦在公立醫院產子時,醫護人員用紗布為她止血,助產士在醫生為病人縫合傷口之前及期間,點算紗布數目,但手術後沒有確定紗布數目。病人產後14日感到陰道痛楚到普通科門診求診,才懷疑有紗布留在她體內。病人被轉介到急症室,再做手術取出紗布。另一宗個案是一名雙腳有靜脈曲張的病人,要做清除靜脈曲張手術,但醫護人員不知道其中一個清除器的螺絲頭鬆脫,醫生便為病人縫合傷口。其後病人照X 光時,才知在病人大腿末端留下螺絲頭,病人要再做手術取出螺絲頭。該局批評在兩次手術中,醫護團隊沒有清楚點算手術儀器,令病人要額外做手術。
團體盼增人手減醫護壓力
公立醫院近月接連發生醫療失誤,有病人組織批評,食物及衞生局與醫管局監管不力,加上前線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大增,是導致事故頻生原因。病人組織希望醫管局盡快增聘人手,減輕醫護人員工作量。病人互助組織聯盟主席張德喜表示,市民再不能接受更多的醫療事故發生,因此當局要當機立斷懲罰出錯的醫護人員,「唔係淨係勸喻、警告了事,如果追查到係局長、副局長失職,佢哋都要負責。」
事故比率最低
他又指,當局早前要求做好監管藥物標籤工作,令前線醫護人員工作量及壓力大增,因此醫管局應盡快增聘人手分擔工作。不過,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指出,本港醫療事故比率在全球算是最低,也是無可避免;醫護人員雖有責任,但不能因此作出嚴懲,「如果單單個案都嚴懲,咁就會冇晒醫生做嘢。」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328/large/28la4p1.jpg[/img]
公立醫院為一名病人進行清除靜脈曲張手術後,遺留儀器的螺絲頭在病人大腿,病人再做手術取出零件。醫管局圖片
[url]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328&art_id=12563371[/url]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