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pud 發表於 2009-2-22 16:30

大環境小投資:違約風險增投資避險為上

新興東歐市場的壞消息接踵而至,今次的金融衝擊,對這些國家無論於經濟、財政、資本市場,以至政治及民生的穩定造成幾重打擊。不斷惡化的全球經濟形勢對貿易構成直接衝擊,經常賬漸失衡,令財政狀況惡化。在外債比較嚴重的地區(如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違約甚至瀕臨破產邊緣的可能性均有所增加。外資於當地的投資,不少已撤資或倒閉。另東歐銀行業中,甚多為外資於當地設立的分行,面對經營困難,其信貸評級亦有可能被調低。這樣令投資於東歐地區發債的風險越來越大,匯率的波動令已耗用大筆儲備捍衞匯率的國家將面對更大的財政狀況壓力。即使於新興市場中擁有較高國債評級的捷克、波蘭及匈牙利等地,也被債券投資者要求比過往更高的孳息率。相關國家的信用狀有機會再惡化,但整體新興市場的主權債,在過去幾個月的表現快速回升,過往3個月的回報接近1成,比風險更高的高息企業債的同期回報,彈升的幅度更大。

風險溢價隨時再升
此前於全球息率向下的情況下,新興市場國家發債仍能提供較高的息率,因此投資者對其稍為放下戒心。執筆時新興市場主權債的信貸息差,已從去年底的最高點約900個基點,收窄至729點子的水平,仍高於10年以來的平均水平(501個基點)。但是若與1999年的最高950點子相比,實際已反映這十年來,新興國家的基本因素及財務狀況一直有改善,只擔心一旦有國家抵不住再來的衝擊,償債能力下降及外債評級被下調,甚至只是源自市場對風險接受度的突然轉變,都是未來令新興市場政府債風險溢價再上升、債價回落的因素。至於西歐地區,財赤使希臘、西班牙等國家的信用狀受到質疑。過去一個月,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等地的信貸風險掉期(CDS )的合約價差,反映保障其債務違約風險的成本仍有上升。同時,這些國家的長期發債需付予投資者的孳息率,高出德國所付的越來越多,亦是自歐元區成立以來前所未見。

大形勢利好貴金屬
共用同一隻流通貨幣的德、法兩國為歐盟內的大國,眼見同盟國家到了最危急的時候,並不可能坐視不理。若是能力容許的話,都將盡可能幫忙,助其度過難關,形式上可能包括擔保海外子公司債務,這樣已可幫助避免區內信貸供應再抽緊。筆者所見,歐元區內國債表現的分歧越來越大,即使實際違約機會不大的國家,其債價都將受到拖累。總括而言,成熟市場尤其美國、歐元區部份國家及英國的發債,自去年以來備受避險需要的支持,但現時投資者對其信任度,卻比最恐慌時有所減弱。在避險需求為大前提下,貴金屬仍保持堅挺升勢。除了投資者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黃金走勢外,銀及鈀過去1個月的升幅分別達接近兩成及三成,不過其波動性比黃金大,去年從高位的跌幅驚人,投機成份較濃。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222/large/22be1p.jpg[/img]
東歐外債較嚴重的國家如羅馬尼亞,違約甚至破產的風險均有所增加。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222/large/aaa.jpg[/img]
潘國光
from [url]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222&art_id=12253179[/url](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