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改課程培育仁醫 三成課時修人文學科
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李心平批評,現時的醫生往往缺乏仁心,醫科學生則視野較狹窄,故決定2010至2011學年起進行課程改革,院方撥出兩至三成課時,讓醫科生修讀人文學科,並加強醫學道德教育,以擴闊學生的視野及培育仁心。記者:梁美寶 倪清江上任約半年的李心平昨日表示,上任後曾與院內的學生溝通,了解對方當醫生的原因。他坦言現時修讀醫科的「尖子」很年輕、未夠成熟,不少人觀點和視野很狹窄,他又說現時很多醫生已失去仁心:「目前科技一路發展,忽略咗human touch ,醫生已不再聆聽病人苦況、失去耐性,失去咗人與人之間嘅溝通。而家啲醫生已經唔再執住病人嘅手,問佢哋病咗幾耐。」
往落後地方學習擴視野
為了改善上述情況,李心平將提出課程改革,2010至2011學年先進行試點改革,要求每名新生修讀人文科學,約佔課程20至30%,課程著重道德教育。他並建議每名學生到三年級時往海外學習和交流,以擴闊視野。醫學院今年也會為學生舉行不同的音樂會,邀請藝術工作者與學生座談,以實踐全人教育。「認識自然文化係對個人嘅教育,不只係學習如何快速,如學習drama (戲劇)、詩歌、音樂等,的確可以豐富人生,係可以培育一個好嘅human being (人類)。」課程改革後,學生修讀的醫學科目相對減少,但李心平說:「重要係透過人文學科等課程,引起佢哋好奇心同學到其他知識,可能可以誘發佢哋睇多十本書呢!」他建議安排學生往印度、非洲等較落後地方交流,是很好的學習環境,「要成為global citizen (地球村村民),學生係要眼光放遠,你要去聞過啲臭味、要去了解佢哋嘅貧窮。」
鼓勵到各處與病人溝通
他又強調,為學生提供臨床教育,最重要是第一手資源,院方將鼓勵學生到社會不同地方實地視察,並與病人溝通:「學生要到老人院睇老人,要同佢哋溝通;又或者要看母親進行產前檢查,認識一吓。又如者佢想講解愛滋病知識,佢點可以唔尷尬向市民講解安全性行為呢?」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霍泰輝也認為,醫科生必須修讀人文學科,以擴闊視野。中大校方規定所有學生必修通識教育課程,故中大醫科生早已接觸跨學科知識。「好似我以前細個讀書,都經常睇金庸,唔係死咪書。」中大現時每年規定每名本科生需花五至六星期到不同地區的醫院學習,以擴闊視野。
港大醫學院課程變革
1.增加醫科生修讀人文學科的比例,以一年級生為例,約佔課程的20至30%2.更著重醫學道德培訓3.建議三年級生往海外不同地區交流,以擴闊視野4.邀請不同界別的名人舉行講座、音樂會等,增加學生涉獵不同知識的機會資料來源:香港大學醫學院
特稿人事風波告一段落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203/large/03la4p3n.jpg[/img]
香港大學昨舉行春茗,校內高層向市民拜年。黃賢創攝
香港大學醫學院去年上演派系鬥爭猶如日劇《白色巨塔》,前任院長林兆鑫突然下台,又因私家症事件鬧出連場風波。被港大力邀平亂的新任醫學院院長李心平教授昨被問到風波是否已告一段落時,他指目前醫學院上下關係非常融洽,士氣也提升了很多,更說「They feel so much better !(他們感覺好了很多。)」
與師生單對單談天
李心平認為,以往的風波往往是缺乏溝通所致,許多事情原可避免,強調最重要係自由、開放和坦誠。為凝聚醫學院師生,他在過去數月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向師生發電郵,了解他們想甚麼,又鼓勵學生與教師單獨找他談天及反映意見,「我明白佢哋喺一大群人中講會唔舒服,所以我鼓勵單對單傾,會有效率好多。對士氣、對醫學院前進都有好大幫助。」對於以往的人事風波會否影響士氣,以及醫學院是否仍存在內鬥,他說現時上下關係融洽。為了解學生想法,他每周都抽時間到不同班別「突擊」問學生問題,「我想了解佢哋覺得現實同理想有幾多距離、點解佢哋想做醫生等問題,然後再諗點樣幫佢哋。」本報記者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203/large/03la4p1.jpg[/img]
港大醫學院院長李心平(右)昨日慨嘆,許多學生視野狹窄,決定明年起要求醫科生修讀人文學科課程及往海外交流以擴闊視野。
[url]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203&art_id=12159423[/url]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