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icycheng 發表於 2009-1-19 10:40

國際視野:中毒太深醫番殘廢

花旗集團把其業務一分為二:Citicorp 專注於其擅長的國際商貿及零售業務;Citi Holdings 則處理經紀業務和不良資產。實際上今次分拆業務是還原基本步,返回過去與Travelers 合併前的經營模式。當年兩大金融機構合併以建立銀行超市一條龍服務的構思,至此正式畫上了句號。這又是否代表當年的構思失敗,銀行超市的概念不可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銀行超市以失敗告終,並非運作模式出現問題,而是過去10年金融市場發展過速所造成。大家為爭取盈利而過於冒進,罔顧潛在風險,衍生產品越出越多,槓桿又過高,以致種下禍根而不自覺,又或者銀行決策人利欲薰心,為了圖一己之私利,對風險視而不見,任由泡沫越吹越大,最終樓市泡沫爆破,變成一發不可收拾。

花旗虧損冠絕全球
花旗在今次風暴中損失冠絕全球。連同剛公佈的去年第四季業績,自2007年12月以來,所作的信貸虧損及減值已超過740億美元(下同),過去五季累積虧損286億元,若非得到政府伸援手,這家全球銀行界一哥已是破產收場。以上周五收市價的3.47元計算,總市值跌至190.7億元,較前周五市值少了五成,相較踏入07年之時市值的2745億元,更蒸發了93%,不要說在全球銀行市值排名榜急跌至十大不入,在美國本土亦退居至五強之末。花旗把業務一分為二,主要是把價值數以十億元的「有毒資產」剝離,以便輕身再上路,亦即是說,花旗是將高風險業務分拆至「壞銀行」,希望不會影響核心業務的運作。即將卸任的財長保爾森用「令人鼓舞」來形容花旗今次的架構重組,但仍認為新政府所取得另一半「頭痕資產紓緩計劃」(TARP )的3500億元,仍有需要把一定數目用來注資銀行。保爾森改變首筆TARP 的用途,大部份用來入股銀行,違反了當初用作向銀行購買「有毒資產」的原意,惹來外界不少批評。不過,冠一始終覺得入股銀行比購買有毒資產效益更大,因為單單如何為有毒資產定價,便會有一番爭論。如今又想走回頭路,成立專責處理不良資產的官方機構,是藥石亂投。入股銀行效果不理想,只不過是銀行中毒太深。以花旗為例,用「醫番都殘廢」來形容,絕不過份。王冠一http://www.wongsir.hk

 from [url]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119&art_id=12103894[/url](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