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michaelwong1227 發表於 2009-1-9 10:20

國際視野:外資減持不足為懼

繼去年底瑞銀悉售所持中行(3988)股份後,久聞樓梯響但配股一再觸礁的美銀減持建行(939),亦終於落實,加上本港首富李嘉誠名下基金配售部份中行股份的消息,導致市場人心惶惶,港股踏入今年後反彈的勢頭亦登時逆轉,中資金融股更面對沉重沽壓。城中首富減持中行股份,究竟甚麼葫蘆賣甚麼藥,是看淡中資金融股前景還是有其他原因?相信只有當事人才清楚。但外資銀行禁售期屆滿後爭相拋售手上持股,相信與本身的財政問題有關。美國多家銀行雖然已獲政府注資,但仍未足以解決危機。成功預測金融風暴而聲名大噪的凱萬分析員韋特妮女士,前日曾撰文指出,美資銀行在2009年仍有需要集資補充資本,因為隨著按揭相關證券評級遭調低的個案暴增,銀行資本充足比率將承受龐大壓力,銀行在第四季的資本比率顯著下降。去年第四季銀行的減值及損失撥備已超過400億美元(下同),韋特妮認為評級下調將迫使銀行增加撥備,包括摩通由前年同期的25億美元增至62億、美銀由33億增至67億,花旗則由44億增至79億。美銀行政總裁劉易斯於上周曾為第四季業績發出盈利預警,今次配售建行股份,相信是為了套現應付未來挑戰。

內銀股可看高一線
至於瑞銀悉售中行,相信亦是為了自救。次按中損失最慘重的三家大行,美林已被美銀吞噬(美銀告急,不排除與此有關),花旗若無美國政府入股打救,可能已步雷曼兄弟後塵,餘下的瑞銀,要變賣中行避免沒頂,亦屬意料中事。看淡中資銀行收益前景這藉口,只不過是變賣家當的遮醜布。雖然有分析指中資銀行存在政策風險,擔憂中央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會迫使銀行作出配合,以致呆壞賬暴增。不過,中資銀行亦經歷過資不抵債的時期,中央耗費了5000億美元(中國TARP ?)才清理了大部份不良資產,然後讓三大銀行於本港上市集資。經過沉重教訓,加上眼見外國銀行在今次金融海嘯紛紛陷入困境,料對中央起當頭棒喝作用,加強其維持金融體系健全的決心,走回頭路容許銀行濫借的成數不高。相對於外國銀行,已經洗心革面的中資銀行,股價理應可看高一線。王冠一http://www.wongsir.hk

 
from [url]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109&art_id=12067404[/url](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