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油價低殘易升難跌
油價於去年7月11日升抵147.27美元的紀錄新高後節節敗退,12月9日曾經觸及32.40美元,不足5個月時間跌去了接近115美元,但近日油價又輾轉回升,昨日更曾升越48美元,較低位反彈了五成。早前曾有多家投資銀行發表報告,指油價有機會跌穿30美元,最悲觀的看法是20美元亦難以守得住,但這些大行報告慣於「升時唱好、跌時看淡」,對所設目標價的原因往往說不出所以然來,例如高盛於油價升至140美元時高呼會見200美元,若不假思索跟隨其報告入市,很容易焦頭爛額。油價會否跌至低於30美元一桶?世上沒有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但冠一已在此分析過,多個產油國的開採成本皆超過40美元,即使肯做蝕本生意,又能維持多久?更何況不少海灣國家在去年制訂預算案時皆以逾百美元的油價作指標,以現時油價計算,將難免錄得龐大財政赤字;亦有國家因賣油收入大增,以為鴻鵠將至而大興土木,如今更是苦上加苦,不少大型基建項目皆已叫停。油組上月決定減產220萬桶,沙地和阿聯酋兩大產油國更已身體力行,分別於本月和下月正式減產,與以往經常有油組成員陽奉陰違,口頭贊同減產卻暗中增產有別,可見大家均已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當日高調派出龐大代表團以觀察員身份參與會議的俄羅斯,雖然未參與減產,但近日亦有消息指可能會加入油組,大家日後同坐一條船。油價大幅反彈,表面上是地緣政治局勢造成──以色列大舉襲擊加薩地帶,並策動地面戰,伊朗昨日呼籲產油國停止向支持以色列開火的國家供應石油;俄羅斯亦因價格談不攏而宣佈於元旦日開始向烏克蘭「斷氣」,令能源市場氣氛趨於緊張,但實際上仍與兩大耗油國難脫關係。中美擬增石油儲備
美國能源部已表示會趁油價低殘,把戰略石油儲備補充至上限,採購計劃預計於今年上半年進行,購買量為2500萬桶,約每日14萬桶;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亦撰文稱,國家應利用全球能源需求下降的契機增加戰略石油儲備,兩國加起來相信已可填補需求每日下降45萬桶的大半缺口。全球面臨衰退,石油需求難免下降,但油價暴跌逾110美元,再跌空間又有多少?何況石油供應長期而言日見減少,油價在40美元水平,總覺易升難跌!王冠一http://www.wongsir.hk
from [url]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106&art_id=12053337[/url]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