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擔保有助撐企業保就業港商轉型貿發局應調整功能
(明報)12月9日星期二05:05【明報專訊】行政長官 曾蔭權 宣布應對這次金融危機,除了較早前連串措施「穩金融」之外,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撐企業、保就業」,包括擴大企業特別信貸擔保計劃至最高承擔額1000億元,另外是透過推動基建和聘請公務員,以紓緩就業問題。這些政策措施,相信可以收到一定效果。但是一些不用耗費公帑的做法,例如調整貿易發展局的功能,協助港商轉型攻內銷市場;組織類似深水埗電腦節等大型促銷活動等,也有助撐企業、保就業,政府應繼續努力。
經濟數據大滑坡
政府出招謀止血
據經濟機遇委員會所掌握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10個行業截至11月28日為止一周營運收入,較正常水平的跌幅都達到雙位數字(除了保險中介及經紀跌9.2%),批發、零售、金融機構約跌兩成半,貨運服務跌三成,建造業及相關活動跌32.8%等,10個行業平均跌幅為18.7%,預期下個月將繼續跌12.2%。另外,所調查10個行業在同一時段僱用人數,減少了2.5%,預期下個月續跌0.8%。
從上述數字顯示,行業營運收入和僱用人數的跌幅都甚為驚人,經濟情勢急速惡化。經濟衰退,企業收縮裁員乃大勢所趨,政府視保就業為施政的重中之重,是抓住了重點,切中需要。
政府的保就業大計,首先是撐企業。政府決定擴大企業特別信貸擔保計劃,由100萬元增至600萬元,其中300萬元用於循環貸款。政府最高承擔額為1000億元,擔保比例政府佔70%,大中小企均可受惠(上市公司除外),信貸使用範圍亦放寬至商業透支、信用狀和營運資金。此項計劃,審核貸款申請的責任由銀行負責,是恰當安排,銀行按商業原則和風險評估審批,應該做到善用資源的效果,因為假若出現壞帳,政府負擔貸款額的七成,銀行也要承擔負三成風險。銀行為了本身利益,審慎處理貸款申請,有助防止「道德風險」升高。
嚴格而言,這項措施是資助銀行做生意,因為利息由銀行全數收取,政府不能分霑,若出現壞帳,政府則要負擔貸款額的七成。不過,這個安排,可以增加銀行貸款給企業的誘因,而企業得到貸款,可以渡過難關,毋須結業或減少裁員人數。這條資金鏈對「保就業」應該可以起到效用。企業特別信貸擔保計劃,政府最高承擔額達1000億元,估計可以協助超過4萬個企業,如果以每個企業平均僱用20人計算,就是涉及逾80萬人的工作機會,佔全港勞動人口逾兩成。較早前我們提出「穩住中小企就是穩住一大片」,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擴大特別信貸擔保計劃,上市公司不適用,有人質疑對上市公司不公平。政府設限,相信考慮到上市公司有集資渠道,因此將之排除。其實根據這個計劃,最多只能借得600萬元貸款,對於一家上市公司而言,無論規模大小,應該微不足道,就算是一家小型上市公司,連600萬元也要借貸,這家公司的財務處境,可以說困難至極了,况且,還要過銀行審核這一關。從這些角度看來,沒有必要排拒上市公司。
經過評估美國 一些公司企業虧損大增、內地經濟亦明顯放緩情况下,政府認為明年本港經濟無可避免出現負增長。按時序估計,明年1月底農曆新年之後,餐飲、零售等行業可能會掀起結業或裁員潮;另外,明年暑假,大批畢業生從校園走出來,在市道低迷情况下,職場寒冬,能夠找到工作的肯定不多,政府如何處理這班職場生力軍,肯定費煞思量。
貿發局應助港商拓內銷
電腦節墟冚具啟發
撐企業只能夠減少失業人數,政府亦從加快大小基建工程、招聘公務員和開設臨時職位等着手,以期在明年提供超過6萬個職位。不過,這些職位藍領受惠較多,白領則主要向7700個公務員空缺和4000個臨時職位埋手,不過基本上還是僧多粥少。政府估計全球經濟將在2010年回穩,所謂「回穩」,與「復蘇」並非同義詞,回穩之後,公司企業最多毋須再裁員,距離恢復請人擴充,應該還有一段日子。所以,白領就業寒冬,不知道何時會好轉。
政府在就業方面可以做的,大概也接近極限了,我們不能期望所有工作都由政府提供,解決就業問題最根本之法,是私人企業投資。如何拆牆鬆綁,增加誘因,吸引私人企業投資,應該是政府的另一個施政重點。
除了投放資源,政府也可以加強貿發局的職能,協助港商渡過難關,長遠而言,也是港商轉型之道。例如歐美市場萎縮,內地出口大受影響,港商陷於困境。內地4萬億人民幣救經濟的大計中,主要增加內需以抵消出口損失。貿發局可以在內地積極擴大辦活動,宣傳港貨,協助港商打開內地市場。這些工作,單靠個別港商,不可能有什麼作為,必須由政府推動,責成貿發局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才會奏效。
另外在本地市場方面,近日深水埗電腦節,市民赴會人山人海,路為之塞,3日銷售額高達2.1億元。其他行業就此應該有所啟發,開動腦袋,看看可以搞些什麼特色銷售會,例如皮革、運動服裝等,若需要場地,可向政府提出商討借用。這些點子不用投放資源,只要有「好橋」,或許就能殺出一條生路,並可以收到刺激消費的效果。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