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cash001 發表於 2008-11-28 09:45

觀宏度微:加大基建大勢所趨

節儉是個人的美德,但是屬整個社會的災難,這是經濟學大師凱恩斯的著名觀點,由此推斷,中國人普遍有積穀防飢這美德,以及高儲蓄率的經濟結構,中國政府冀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目前環球經濟不景、人心虛怯下,很大機會只會事倍功半,非出九牛二虎之力不可。繼中國政府早前大舉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經濟方案後,人民銀行出乎意料地大幅減息,正如早前溫家寶強調,保經濟增長「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政府雙管齊下的措施,能否刺激私人消費,藉以帶動內需,以抵銷出口及資本投資因外圍因素惡化而收縮的壓力?中港股市昨日表現一般,市場對人行突然大幅減息的反應,並非很熱烈,似乎預示減息對內地經濟的刺激作用,實際有限。

減息刺激作用有限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1128/large/B13_02_a.gif[/img]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截至今年10月底,存放在中國銀行體系內的總存款達45萬億元人民幣,當中居民存款總額為20萬億元人民幣,分別為07年底GDP 總量的1.88倍及80%,中國人儲蓄率之高,實可與日本人互爭輝映(日本總存款對GDP 總量近2倍)。正正由於這兩國人民普遍喜歡儲蓄,以及擁有高度防患未然的習性,在預期經濟前景不佳之下,更會傾向進一步減少消費、增加儲蓄來應付寒冬。企業預期私人消費未來仍是趨向緊縮,當看不到環球經濟的曙光時,往往只會縮減投資及營運開支。因此,就算內地政府積極減息及調低存款準備金率,很多時並不能帶來實際的預期效果-私人及企業增加借貸以支持經濟增長,在目前的境況中,只能替理應在經濟轉型過程中,被淘汰的產業或中小企業續命,對整體經濟來說,是弊多於利。當然,擁有逾1.9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政府,為求達到保八目的,在此路不通時,將按照經濟形勢,加大基建及政府的投資,這是這個寒冬期最為肯定的發展趨勢,因此,在充斥著不明朗因素的經濟環境中,中鐵建(1186)及中國中鐵(390)產業前景便最為明朗。曾永堅作者曾永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郵:mailto:jaseper_tsang@e-capital.com.hk

 
(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