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joan_minako 發表於 2008-11-26 09:02

投資學堂:花旗成敗皆因併購起

投資學堂:花旗成敗皆因併購起
  

昨日看到《蘋果》財經的頭條標題寫著:「花旗王朝沒落」,不禁令筆者記起Sanford Weill ,花旗的前主席,一位真正打造花旗成為一間超級國際金融集團的人。仍記得早年不少美國的分析員,對研究Weill 的發跡史頗有興趣,主因是Weill 是華爾街第一代的股票分析員,他是靠其研究股票能力而起家。當年(1960年代)分析員並不太普遍,Weill 花大量時間專門研究股份來介紹給客戶,當然客戶們(尤其是基金經理)因Weill 的建議而獲利,大大增加Weill 證券行之生意,令其證券行得以在華爾街突圍而出,並為其帶來日後建立金融王國的資本。Weill 並非銀行家出身,而是由證券行起家。他在1960年與友人合資在華爾街成立一間小型證券行,賺到足夠資金後,便不斷收購合併其他證券行。粗略計算,Weill 在1965-1985年間,曾先後收購合併其他證券行逾15次,最終令Weill 的證券行成為當年全美第二大行,僅次於美林。隨後Weill 更將其證券行Shearson 出售給American Express ,令他致富,並成為AE 的President 。長話短說,Weill 離開AE 後,雖然頗富裕,但卻無聊,故便再度收購一間小型信貸公司Commercial Credit ,繼而再收購其子公司Gulf Insurance 。Weill 再重施故技,以不斷收購合併來壯大,直至其企業收購合併了美國巨型保險公司Travelers Insurance ,繼而Weill 更將Travelers 與Citicorp 合併,因而創造了Citigroup ,他隨後亦成為Citigroup 的主席。

業務複雜屢現問題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1126/large/B13_01_a.gif[/img]

基本上,Weill 是透過百多項的連串收購合併,而打造出花旗王朝,由巨型銀行、證券行、保險公司等不同行業合併而成,令其業務極之龐大,亦極為錯綜複雜。正因為這個原因,花旗過往曾多次出現問題,在2005年,美國聯儲局曾禁止花旗作任何重大收購,直至其內部監控改善。近日美國市場普遍認為,花旗若能成功收購美國第4大銀行Wachovia ,藉其龐大存款,花旗應可逃過一劫。偏偏股神畢菲特的Wells Fargo 銀行攔路殺出,截了糊,以高價搶購了Wachovia ,遂令花旗的情況急轉直下。

出售資產自救之道
至於今次美國政府出資救花旗,究竟是否足夠?首先,美國政府個多月前已注資250億美元入花旗,這次再注資200億美元,合共450億美元,數目雖然龐大,但亦只是其3萬億資產的1.5%而已,可能唔玩得幾耐。反而美國政府為其所作的3060億美元按揭資產之擔保,才更重要,最少亦達其資產的10%,可捱得耐一點!相信花旗分拆資產出售是其最終行動。花旗可謂Too big to fall 的最佳例子,但Too big to fall 並非唔會fall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郵:mailto:ricky@rickytam.com

 
(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