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shingling 發表於 2008-11-4 11:09

探針:毒奶和病毒

探針:毒奶和病毒
  
三聚氰胺事件發展至今,受影響的食品由最初的奶粉蔓延至零食和蛋類,受害人由內地到港澳皆有。綜觀整場風暴的來龍去脈,筆者似曾相識。毒奶及毒蛋風暴斷非一日之寒。污染源自中國,於○七年在美國寵物飼料的中國原材料受三聚氰胺污染、釀成大量貓狗死亡後首度曝光。○八年三至六月,內地陸續出現嬰孩腎石病例報告,八月更有確實證據顯示個案與三聚氰胺有關,官方卻等到九月十一日才承認事件。內地更早於七月驗出雞蛋也受三聚氰胺污染,竟然待港府在十月二十五日發現毒蛋流入本港後,才承認事件。回顧沙士疫潮,疫症早於○二年十一月在廣東爆發,同樣要待第一個病人於○三年三月在港逝世,並把病毒擴散至世界各國,疫情才被內地承認。
瞞疫情致擴散
醫學界經常認為中國──特別是南中國──是一些新興傳染病的源頭,例如沙士、人流感、禽流感。當中固然涉及生物或地理的自然因素;然而,很多人忽略政治對傳染病的影響。長久以來,傳染病和食物安全都被中國政府視為忌諱。(如奧運期間對媒體的「二十一條指令」。)一貫做法是對事件加以隱瞞、否認並箝制傳媒報道,直至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或擴散到中國以外地方,官方才作出相應的補救措施。○七年爆出美國有毒寵物飼料事件時,李長江的回應竟是「境外媒體對中國食品安全炒作,製造中國商品威脅論,把中國商品妖魔化」。寵物飼料和毒奶粉相隔整整一年,如果內地能承認和正視問題並加強監管,毒奶事件也許得以避免;如果內地當局得悉事件後不因奧運而延誤公佈,傷害也許得以減輕。對傳染病的防控亦然:疾病擴散得越廣,病人數目越多,控制越是困難。既然官方渠道不能對疫症提供及時的披露和訊息,傳媒就成為另一個重要消息來源;可惜,在有限的新聞自由下,報道或披露者不一定能承受箇中壓力。應付傳染病或其他公共衞生問題,民眾的合作極為重要,而民眾必須有準確的訊息才能配合衞生機關的防控措施。把高耀潔軟禁,並不能令愛滋病絕跡;令蔣彥永「失蹤」,也不能叫沙士消失。開放的態度,正面的應對,積極的行動,才是應付公共衞生問題的正確方向。
加強情報搜集
面對現在的政治氣候,儘管香港投放大量資源於疾病預防和食物安全工作,形勢上仍是相當被動,與內地官方聯繫固然重要,但對一些民間消息來源也不能置若罔聞。若加強本地對傳染病或一些不明成因疾病的研究,或能在新興傳染病未廣泛散播前及早預警。動物是人類新興傳染病最大的來源;同樣,三聚氰胺事件也是由動物中出現異常中毒死亡個案開始。要預測下一輪的傳染病,跟預測食物中「新興」有毒成份一樣困難;蘇丹紅、二甘醇和三聚氰胺,沒有一樣是可用常理及早推測如何被加入食物內。所以,我們可以做的,除了寄望祖國制度和思維轉變外,就只有加強情報搜集和對疾病的監控。黃世賢臨床微生物及感染學專科醫生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1104/small/04lb2p1n.jpg[/img]
寵物飼料和毒奶粉相隔整整一年,如果內地能承認和正視問題並加強監管,毒奶事件也許得以避免。(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