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有空間活化市場減息放寬信貸創多贏
(明報)11月4日星期二05:05【明報專訊】各國採取果斷措施之後,全球金融(特別是銀行系統)基本上穩定下來,但是當外地銀行恢復原本職能之際,本港銀行界因為其壟斷本質而出現扭曲市場的弊端,再一次暴露出來。例如全球減息,本港銀行卻依然故我,而銀行一刀切收緊信貸,也使商業、中小企叫苦連天。銀行有必要回應市場需求,與本港社會共渡時艱;政府和金管局 也應該與銀行磋商,盡快恢復銀行的正常功能。
本港沒有中央銀行,缺乏政府直接調控市場的機制,金管局對於本港銀行系統,基本上只是扮演監察者角色,若要調控市場,金管局經常要假手本港幾家大銀行,包括滙豐、恒生和中銀來運作。但是滙豐和恒生是商業銀行,中銀雖然是國企,也以商業原則營運,它們都以盈利和股東利益為優先考慮,取態上與中央銀行的政策功能有很大不同。
同業拆息大幅回落
資金成本長期偏低
近期各國為了防止經濟大幅下滑,接連聯手或同一步伐減息,本港銀行都未有相應行動。本港有聯繫匯率 ,利率本應與美國 亦步亦趨,但是本港自今年3月中減息半厘以來,其間美國先後減息3次,共減去1.25厘,本港都沒有跟隨。也就是說,現在本港利率高過美國1.25厘。
本港銀行不跟隨大環境減息,有兩個說詞,一是港元存款利率只有0.01厘,再無下調空間;二是本港銀行同業拆息高企,最優惠利率 難有下調空間。存款利率難以再減是事實,因為總不能向存戶徵收存款費;但是銀行不減最優惠利率,則值得斟酌。
9月中,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倒閉,觸發全球金融海嘯,銀行信不過交易對手,為求自保全面收緊信貸,導致各地銀行同業拆息飈升,以本港而言,1個月拆息曾經接近5厘,3個月也約達4厘。但是金管局與各地採取措施穩定銀行系統之後,拆息相繼回落。昨日,本港1個月拆息已經首次跌穿2厘,跌至1.5厘,3個月拆息也大降至3厘。拆息回落,顯示銀行之間相互信任程度增加,另外,就資金成本而言,銀行也有減息空間。
首先是金管局計算的綜合利率,綜合了銀行業各類資金來源,較全面地反映銀行業的資金成本。根據金管局公布的今年9月底綜合利率為1.18厘,銀行放貸的最優惠利率為5.25厘(滙豐、恒生和中銀)和5.5厘(其他銀行),即是最少有4厘差距,利潤率不算低;另外銀行其他貸款,例如私人貸款、信用卡貸款或中小企貸款,息口都會高於最優惠利率,利潤更高。
其次是本港總數約5.7萬億元存款,約有七成分別存於滙豐、恒生和中銀3家銀行,其他銀行佔其餘三成。現在本港存貸息差超過5.2厘甚至接近5.5厘,所以長期以來,本港銀行都以成本極低的資金,賺取豐厚利潤。
第三是每逢發生經濟危機、金融風暴,都會出現存款流向優質銀行(flight to quality)的現象,大量存款會靜悄悄地流向「穩陣」的銀行,過去幾個星期,歷經東亞銀行 擠提風波等,存戶為求存款安穩,相信滙豐、恒生和中銀是贏家,吸納了更多存款。另外,其他銀行因為政府以外匯基金全面擔保存款保障之後,拆息降低,也可以透過金管局的貼現窗機制,取得較低成本的資金。
還有一種情况,是近期港元匯率走勢偏強,多次觸及7.75的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先後多次向市場注入港元,連同上周五晚注入的28億港元,銀行體系結餘到今日會有超過342億港元。此情况顯示有資金流入本港。資金匯聚,亦使本港有減息空間。而使本港利率與美國趨近,不至於太偏離聯繫匯率,也可以加強港元的穩定。
綜合上述4點,本港銀行,特別是滙豐、恒生和中銀3家主要銀行,其資金成本不構成壓力,銀行同業拆息又已經大幅回落,我們認為是銀行降低最優惠利率,與本港各行各業共渡時艱的時候。昨日,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 預期,年底前本港銀行有機會調減最優惠利率。現在距離年底還有接近兩個月,提早一點減息,對本港經濟應該更有利。
積極「活化」信貸市場
中銀開拓業務契機
去周,總理溫家寶 在莫斯科 向香港記者透露,中央主動提出5招協助香港渡難關,包括協助港商在內地經營的中小企。現在本港不少中小企也因為銀行收緊信貸而經營陷入困境,昨日,特首曾蔭權 親自領導的經濟機遇委員會召開首次會議後,他表示委員會將首先研究全球信貸收縮對商業和中小企的影響,並採取措施協助它們渡過難關。
我們認為本港銀行聯手行動,固然最理想;若其他銀行有保留,中國銀行 在打通經脈,放水養魚,「活化」信貸市場方面,應該擔負更積極、主動的角色,特別在協助本港中小企方面,應有更多作為,此舉不但與溫總協助港商中小企的精神契合,也是中銀在本港開拓業務的契機。
另外,本港銀行就算稍後減息,但是美國也會減息,因此,港美息差仍然會維持在較高水平,對本港經濟潛伏不利影響,政府和金管局應該研究「優化」聯繫匯率的結構和操作,解決本港在利率政策陷於進退維谷的困境。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