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業績差 A股難放晴
憂業績差 A 股難放晴滬綜指上周一度跌至26個月新低1664點,而在本輪熊市中,其累積跌幅亦高達72.8%,已接近中國股市史上最大跌幅──93年2月至94年7月的大熊市跌幅為79%。雖然以歷史市盈率計算,滬股已處於底部,經重置成本調整的市賬率1.6倍甚至已創出新低,但由於上市公司盈利增幅持續下滑,明年首季或會跌至最低水平,證券界認為,即使風暴過去,內地A 股市場仍處密雲階段,瑞銀更預期,滬綜指在未來12個月,頂多只能重返2600點水平。
瑞銀籲避開銀行內房股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1103/small/B01_05_a.gif[/img]
滬深兩市1624家公司已完成第三季業績公佈,實現淨利潤總額2291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跌約9%,動態市盈率升至15.78倍。國海證券預計,上市公司第四季業績會持續惡化,導致全年業績只能小幅增長,甚至出現零增長;明年首季恐進一步倒退9.03%,全年跌20%。瑞銀則預期,明年A 股公司盈利增幅為0.5%,建議避開銀行及內房股,留意消費、健康護理及電訊設備股。國海證券認為,現時市盈率已低於05年千點水平時的估值,市場已很大程度消化了上市公司業績下滑的風險。不過,11月將進入另一個大小非解禁小高峯,對市場造成一定心理壓力。92家公司合計解禁股數達163億股,市值1004.46億元,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屬、金融服務及電子元器件。股份增量主要來自首發、增資擴股及定向增發的限售解禁,包括17日的交通銀行、18日的中國南車、21日的海通證券及28日的馬鋼,總數為上月的6倍。西南證券指,雖然國有股承諾不減持,但公司業績增幅進一步收窄,甚至出現倒退,小非沽售機會仍大。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