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管理員 發表於 2008-11-3 10:20

麥嘉華筆記:資產價格料有短線反彈

麥嘉華筆記:資產價格料有短線反彈
  
細心觀察一下商品價格(CRB )指數自2003年至今的走勢,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格局。由03年開始,CRB 指數循序漸進地上升,並於06年攀上365點的頂峯。該指數之後回氣,這一波調整一直持續到去年9月。不過,隨著美國聯邦儲備局大刀闊斧地減息,CRB 指數像吃了興奮劑,由減息周期展開前的320點,衝上今年7月的473點。CRB 指數自去年9月至今年7月的升浪,我們姑且稱之為「伯南克反彈」吧!
打救LTCM 種下禍根
緊隨而來的是另一波調整,反映工業用商品的需求於今年下半年萎縮。與商品價格走勢息息相關之波羅的海乾貨指數(BDI ),走勢就更加波動。臨近去年底,BDI 開始下調,但因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再展開另一浪減息潮,BDI 重拾升軌,更於今年5月上闖至接近12000點,再破紀錄。可惜好景不常,BDI 自此至今已回吐逾九成,降至目前的低於1000點。我要明確指出一點,若果聯儲局不是在時機未成熟的時候減息,目前金融市場未必會跌得那麼慘;伯南克的愚笨貨幣政策,加劇了市場動盪。毋庸置疑,引發今次金融危機的導火線,就是聯儲局於90年代尾以來所奉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當年美國為了拯救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基金」(LTCM ),先在踏入千禧年之前注入資金,繼而在01年開始調低利率,此舉引致市場爭相借錢!個人認為,假設美國不是在1998年打救LTCM ,讓外界覺得聯儲局會保住每一家大企業,市場當時應該是準備減債,而不是去進一步舉債。此外,伯南克「不惜工本地」減息,對美元造成迎頭重擊,但卻成為商品價格飆升的催化劑,到頭來惠及加元、紐元和澳元等一眾「商品貨幣」。然而,隨著商品價格於今年7月開始大跌,市場終告加快減債,而「商品貨幣」和資源股亦難逃一瀉。
禁沽空好心做壞事
我希望帶出一點,透過財政和貨幣政策干預市場(聽起來不及「操控」市場那麼礙耳),會造成意料之外的苦果,這除了會令市場更波動,還會使到投資者和商人難於正確判斷市場趨勢。正如禁止沽空股票,可謂「好心做壞事」,這反而引致長倉的平倉盤一窩蜂湧現,事關投資者如今無法藉沽空去對沖手上的長倉。不過,當局所採取的手段,也並非一無是處。現時奉行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為金融體系注入了大量額外的資金,目前的局勢──即是股市和商品價格滑落,另一邊廂美元和日圓備受追捧──可能會短暫逆轉過來。美股標準普爾500指數自9月底開始形成了「向下三角形」之形態,一旦跌穿三角形的底線,恐有下試大約700點之虞。倘若標普指數能守住此底線,繼而攻破三角形的頂線,這股氣勢可能會給投資者一個驚喜,先前佔盡上風的淡友將暫時失勢,而手上仍有資本的投資者或會重返市場「入貨」。
標普指數或已見底
假如市場未如預期般升破或跌穿一個重要關口,市場情緒可能會顯著改變過來。為此,我在標普指數於上周二回升至接近900點之前,已結算我所有的空倉,並把股票資產所佔的投資比重提高至10%。若標普指數能重越900點,這或許意味該指數已經短期摸底。如果資產價格真的趨向短線反彈,我又有何部署呢?我將會吸納過去3個月跌得最慘的資產,這包括商品、石油股等商品股、港股等新興市場股票、息差升了不少的公司債券,以及標普500指數。從另一角度來看,資產價格若回升,美國國庫債券價格恐會回落。所謂的「短線反彈」,是指持續3至6個月的升浪,升幅約20%。但大家要明白,短暫的反彈不代表大市真正見底。尤其是經通脹調整的考慮後,大市似乎仍有進一步下調的風險。(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麥嘉華
 (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