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德有理:柳暗花明又一村
萊德有理:柳暗花明又一村四方八面洶湧而來的負面消息,令環球股市以至港股,出現低處未見低的尋底格局,就連匯豐控股(005)也失守百元水平時,投資信心更是蕩然無存。不過,十月中旬《紐約時報》一篇被廣泛引述的社論中便提到畢菲特向投資者提出的建議:「當大家貪婪時要恐慌,當大家恐慌時要貪婪……壞消息是投資者最好的朋友,它可讓你用超低價買進好東西。」貝萊德固然希望畢菲特上述之言是金石良言,事實上,作為一個長線投資者,投資大師的建議,多少具有參考價值。翻查歷史,畢菲特曾於1974年及1979年時,向市場發出入市呼籲,其後美股分別在1個月及8個月後見底。不過,貝萊德在此必須向大家提醒一點,股神入市也不代表市場已經見底,而且畢菲特強調的投資理論是追求長線投資潛力而非短線獲利機會,這和貝萊德一直向投資者提出的投資理念,同出一轍。
股神往績有參考性
我們認為,目前政府採取多項行動針對持續的信貸和流通性危機,包括提供貸款、穩定信貸市場、作出擔保,以及購入股權,已有效地將風險由投資者身上轉嫁到納稅人,不過,信貸市場仍需要一段日子才能回復正常運作,但我們有信心這些行動將對市場帶來正面幫助。事實上,環顧目前世界各地投資氣氛,仍然籠罩著悲觀情緒,難言市場是否已經見底,不過,作為長線投資,不少優質市場及股份,的確甚為吸引,惟貝萊德建議大家在入市之前,必須謹守三大規條。首先是分散投資。「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籃子內」這句說話,幾乎成為投資市場的金科玉律。若投資者將所有投資押注於單一項目上,其損失可以是甚為驚人的,尤其是在波動市況下,我們並不建議投資者作單一投資,更加不可捕捉市場走勢,應該將資產分散至不同資產類別、地區、行業、以至投資風格等,目的是要降低投資單一資產的風險之餘,一旦市場重回上升軌道,可受惠於不同資產的升浪,爭取分散投資帶來的優勢。其二是紀律調整,在分散投資的前提下,按照個人的承擔能力,定期檢討投資組合的風險。當中關鍵是透過調整組合內不同資產的比重以調節風險,將風險經常控制在預設範圍內,亦不會因為市況波動,而出現股價大幅上落的情況,令風險值偏離個人承受能力。最後是採取長期持有具備升值潛力的優質價值股作長線投資策略,畢菲特能以100美元起家而成為全球首席富豪,全因他堅信揀選優質股票作長線投資,透過長時間來累積財富。長期投資指的不僅是長期持有,更包括長期投入資金,以滾存資金獲取更大的回報。BLACKROCK 貝萊德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1102/small/02be3pa.jpg[/img]
「當大家貪婪時要恐慌,當大家恐慌時要貪婪」,是畢菲特的金石良言。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