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heung_jason 發表於 2008-10-29 14:53

國際金融格局醞釀巨變香港尋機遇要緊靠大陸

(明報)10月29日星期三05:05
【明報專訊】金融海嘯的破壞仍在逐步浮現,國際金融格局和秩序已經醞釀大變,去周在北京  舉行的亞歐峰會已經揭開序幕,下月在華盛頓  召開的國際金融峰會,應會有一個方向雛形;至於東盟10國及中日韓3國同意成立區域性監管機構,更吹起區域金融組織冒起的號角。在國際金融格局重塑過程中,經濟繼續快速增長兼坐擁接近2萬億美元  儲備的中國,將會扮演重要角色;特區政府  昨日成立的經濟機遇委員會到全球各地尋找商機之餘,若能緊靠祖國,利用本港的優勢,協助中國成為新國際金融格局的重要成員地位,不僅事半功倍,還可以創造多贏局面。

新格局朝多元多極發展

中國角色舉足輕重

關於國際金融新格局和新秩序,總的趨勢是朝着多元、多極發展。一些蛛絲馬迹,已見苗頭。

其一,在亞洲,東盟10國和中日韓3個領導人,趁亞洲峰會之便舉行非正式早餐會,一致同意爭取在明年上半年成立總額高達8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基金,如果爆發金融危機,該基金可以注資參與國,穩定貨幣,減少區內各國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依賴。另外,與會的13國領導人還同意推動區域債券結算機制,發展亞洲債券市場,以減低對西方買家的依賴。

從上述進展而言,有兩重意義。首先是東盟10國加中日韓的區域經濟合作已經啟動多年,這次金融海嘯大大地加快了合作進程和深度,假以時日,區內出現共同市場甚至年前已提出過的「亞元」貨幣,一點也不出奇;其次是整合的目標是要自成體系,盡量減少西方(包括IMF)的影響,這是10年前在亞洲金融風暴遭到衝擊的國家,對IMF提出苛刻條件才允援手的反彈。

其二,在歐洲,飽受金融海嘯衝擊的歐盟  諸國,都怪責美國  監管鬆散,由次按而衍生出各種害人的金融產品,所以歐盟正在推動一個國際監管新體系。身兼歐盟輪任主席的法國  總統薩爾科齊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Manuel Barroso)在北京出席亞歐峰會時,趁機會游說中國支持其立場,據悉獲得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  正面回應,中國將與歐盟「積極合作」。

中國與歐盟就重塑國際金融新格局新秩序站在同一陣線,當然不能說雙方會就此結盟,但是這兩大力量加在一起,美國肯定不能漠視。經此一役,中國和歐盟的共同利益明顯增加,對於國際互動會起着怎樣的影響,值得留意。

其三,在俄羅斯  ,溫家寶  總理近日訪問俄羅斯,據知雙方觸及中國進口俄國石油、天然氣是否都以盧布結算的問題。俄羅斯一直致力打造「強勢盧布」,本月中,俄羅斯副總理茹科夫表示,在俄羅斯與中國貿易增長的同時,兩國應該考慮新的金融機制,而不是只用美元來結算,他認為目前是適當時機。

如果中俄達成安排,中國以盧布買石油和天然氣,相應引發中國要把盧布納入外匯儲備的問題。到本月中,中國外匯儲備超過1.9萬億美元,其中約9000億美元購買了美國國債和兩房(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債券。可以說,中國現在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據知近期美國推出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肯定要發行國債集資,如果中國不再購買,或是減少購買美國國債,則美國連救市的資金也可能成問題。如果中國以盧布支付俄國燃料費用,日後減低美國國債比重,對於負債龐大的美國而言,肯定不利。

中俄兩個大國在這方面的決定,會觸動國際金融板塊,在中東,伊朗  也提出過原油交易不再以美元結算,若中俄先例一開,其他區域經濟板塊會否仿效,值得密切留意。

中國爭取「三權」:

知情權、話語權、規則制訂權

綜合上述情况,可知在「後金融海嘯時期」,中國是重要角色。迄今已知中國是這樣對應的。關於美國總統布殊  邀請出席的國際金融峰會,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中國希望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擁有更多的發言權。中國政府領導人正在「考慮」是否參加。

溫家寶在亞歐峰會的記者會回答提問時,表示汲取這次金融海嘯教訓,他提出正確處理好3方面關係,包括正確處理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的關係、正確處理好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關係、正確處理好儲蓄和消費的關係。雖不點名,意在言外,甚為明顯。他在俄羅斯訪問期間,在會見駐俄大使館人員與僑胞發表講話時,也不點名批評美國負債太多、超前消費和監管不夠嚴謹;在莫斯科  出席第三屆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溫家寶發言時更直接提出日後在國際金融事務中,要有「知情權、話語權和參與制訂規則的權利」。

有理由相信,中國和歐盟都藉着這次峰會,爭取改變美國在國際金融事務的獨霸地位,各方正在幕後談判。峰會能否成功,拭目以待。

最大機遇在中國

香港切勿捨近圖遠

所以,無論在兩國雙邊(中俄互動)、區域金融安全機構,以至全球金融新格局和新秩序重塑過程中,中國的角色都十分重要,而新格局和新秩序的出現,意味着會冒出新機遇。行政長官  曾蔭權  親自領導的經濟機遇委員會,要在危中找尋機會的主導思想,我們認為完全恰當,符合實際需要。不過,全球可能機遇不少,但是中國正在成為機遇源頭,委員會絕對不要捨近圖遠,要懂得借助中國這股東風引起。

例如,東盟和中日韓領導人同意推動區域債券結算機制,發展亞洲債券市場;此事肯定蘊藏巨大商機,以本港金融中心具有「紐倫港」的優勢地位,委員會應該瞄準這個目標,向中央政府反映,爭取成為亞洲債券市場的結算平台。

又如,經過金融海嘯之後,中國經濟和金融地位,在國際肯定大幅提升,人民幣的認受性與日俱增,作為過渡,如果本港積極開拓人民幣債券業務,對於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將大有助力,國家和香港都會因此得益。

最大的機遇在大陸。特區政府與中央充分溝通,積極作好準備,主動配合轉變,是最應該做好的工作。

歡迎回應(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