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shingling 發表於 2008-10-29 11:08

生果金轉軚 曾蔭權輸個精光

[size=3]曾蔭權上星期五與立法會議員聚餐,突然宣佈大幅修訂他的新生果金政策,把高齡津貼的金額提高至一千元,擱置入息資產審查。那天,他站在立法會大樓內,本來要在月內提交入息資產審查機制的張建宗局長,任勞任怨地一直陪伴在側。曾蔭權面有慍色,一臉不忿,把他帶來的聲明讀完,沒有回答記者的任何問題,頭也不回,轉身而去。[/size]
[size=3][/size]
[size=3]

人們都能理解曾先生為何充滿怨怒。九天前,曾蔭權發表他第四份施政報告,報告被評為沒有方向、乏善足陳,評分跌至上任以來新低。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提出,增加生果金但要引入資產審查的建議,雖然在往後的論壇、烽煙、家書中三番四次,軟硬兼施的強辯,但卻無法令輿論和民情接受,接著的星期六和星期日,政黨、長者組織和公民團體發動的抗議示威,綿延不絕。雖云視民望如浮雲,但浮雲就等如命根,管治只靠民望,沒有認受性的曾蔭權,形格勢禁,無法不屈服在此起彼落的反對聲浪之中。[/size]

[size=3][color=blue]不甘心溢於言表[/color][/size]
[size=3]在生果金的問題上,曾蔭權明明白白的輸個精光,但那種不甘心不服氣卻溢於言表,他說:施政報告公佈以來,民情反應明顯一面倒,民調顯示有近六成香港市民不贊成審查建議。「引入審查機制」被質疑為「不敬老」;長遠可持續的政策考慮被視為「不近民情」和「高傲」的態度;雖然社會上亦有支持引入審查機制的意見,但理性的政策討論被整個感性的反應通通蓋過。[/size]
[size=3][/size]
[size=3][/size]
[size=3]

如果我們的曾特首有足夠認受性,政策又經過反覆理性研究判斷,曾先生大可勇往直前,雖千萬人吾往矣。但這種「理性」、「感性」的晦氣話,是典型的街童打架,輸了,臨走前掉下一句:「好叻咩,你出茅招!」然後一溜煙的跑掉。
我有興趣的是,曾蔭權把生果金引入審查機制這段文字寫入施政報告前,他身邊的局長、智囊、閣員和盟友,給他提了甚麼意見?是唯唯諾諾,還是諍言直諫?是鼓吹附和,還是好言相勸?曾蔭權如何看待不同意見,只要看看他親疏有別的態度,如何對待噪音的異見,就可以想像,曾蔭權先生,是如何的固執與高傲。[/size]

[size=3][color=blue]解決問題最重要[/color][/size]
[size=3]是六成市民都非理[/size][size=3]性嗎?生果金引入資產入息審查,是一個可持續的政策嗎?生果金究竟用來敬老還是養老,這些都是可以討論,但一千元養老金,足夠長者過著有尊嚴的下半生嗎?[/size]
[size=3][/size]
[size=3][/size]
[size=3]

如果二十五年後,真的要兩個成年人供養一個年老者、一個年少者,如果這是必要面對的現實,那麼我們馬上就開始作準備吧!今天已屆六、七十歲的長者沒有退休保障,要靠搶報紙拾紙皮餬口,顫顫巍巍的推著那沉甸甸的木頭車過馬路,過著那晚景凄涼的生活,把生果金提高至一千元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嗎?此情此景,曾先生作為香港的最高管治者,你不感到羞恥嗎?如果你不是無動於衷,那就想想辦法吧!「理性」、「感性」的口水,挽回面子的辯護,能改善清貧長者的生活,能解決二十五年後我們面對的問題嗎?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size](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