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拆倉潮未完宜離場忍手
上周全球投資市場繼續因基金被迫拆倉而大幅波動,上星期五英鎊對美元上下波幅更高達1000點子,「拆倉潮」的波及範圍既廣且深,而看來這情況似乎短期內仍會繼續,加上這個星期期指結算,看來大家還是忍一忍手為上。近來「債券大王」格羅斯及摩根士丹利前任全球首席策略師碧斯似乎對美股後市轉趨樂觀,格羅斯認為這種「反槓桿化」(Deleveraging )的行動料快結束,而當行動完成後,升市便會重臨;而碧斯則認為現在歐美股票是「非常非常」便宜,加上市場氣氛極度悲觀,似乎「否極泰來」快將來臨。以上兩位投資界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再加上「股神」畢菲特近來均同時對美國股市有如此正面說法,其中畢菲特早已身體力行不停購入美股資產,自然令廣大投資者信心大增。
拆倉潮的主要成因,第一是基金要應付投資者的贖回要求而拋售資產,第二是很多對沖基金被追收孖展而沽貨套現來還債,這正是所謂的「反槓桿化」。
新興市場未宜樂觀[url=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1027/large/B14_04_a.gif][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1027/large/B14_04_a.gif[/img][/url]
筆者基本上同意以上一眾重量級人馬的看法,「拆倉潮」總不會無止境地出現,而從現況來看基本上可經拆倉套現的投資項目都已經逃不過一眾基金經理的「毒手」而不問價地被沽售,似乎「拆倉潮」有機會已去到尾聲,因此以上所說的不無道理。但筆者認為此說法暫時對於美國股市比較合適,因現在經沽貨套現的資金基本上都會回到美國本土那邊用以等待被贖回或作結算之用;要這些資金重新回歸各新興市場,似乎還需等待一段時間。故大家短期內都不應對一眾新興市場過份樂觀。
事實上,上周五匯控(005)股價大幅下跌,拖累港股失守13000點的大關,似乎已告知大家,新興市場包括港股的問題,現在才開始湧現,雖然見淡唱淡,有點欠缺理智,但現在市場明顯就是欠缺理智,作為投資者又何必太清醒,尤其是大家都不是可以扭轉大局的人。
恆生走勢或更堪虞故此,恆指短期失守10000點並非沒有可能,尤其是近日不斷傳出的南韓金融問題,似乎沒有轉好的跡象,加上藍籌股出現新一輪的拋售潮,除了匯控之外,太古A (019)等亦成為沽售的對象,所以港股要反彈並非易事,除非對沖基金的套現活動能在短期內完結。這可能要看匯控的股價何時能企穩,但可以說當匯控上周五單日可以急跌超過一成,80元絕非一個穩健的水平,見75元並非不可能。至於其子公司恆生(011)走勢可能會更堪虞。
陳永陸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