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亞洲難獨善其身
在過去一個月,由雷曼申請破產保護所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金融巿場。在這一個月內,各地央行先後推出了不同措施,短期資金的緊張狀況略見紓緩。可是,花旗分析員認為,持續緊縮的金融市場狀況已對經濟構成實質損害,明年美國經濟有機會出現負增長,即使增長勢頭強勁的亞洲經濟體系也不能獨善其身,區內經濟增長的速度很大機會放緩。由各國聯合向巿場注資和聯合減息,發展至歐美政府直接注資金融機構,以及陸續有政府提出擔保銀行存款,經過多番努力,短期拆息和金融企業的信貸違約掉期合約的利息,已逐步回落。
花旗分析員對各國的救市措施持正面看法,相信最終將能改善環球的金融狀況。要完全解凍已冰封的短期借貸巿場,則仍需要一段時間,才可回復正常運作,但對私人消費和商業等經濟環節的負面影響卻已逐步浮現。
借貸巿場短期難解凍 一直以來,私人消費是經濟的重要支柱。9月份美國的零售銷售下跌1.2%,是自1992年有紀錄以來首次出現連續第3個月下跌的情況。
汽車銷售下跌之餘,整體核心零售銷售在過去兩個月也回落了1.1%,是自2001年經濟衰退期以來,最急速的跌幅。財富效應消退和失業率上升,繼而打擊消費是不爭但無奈的事實。花旗分析員把今年美國經濟預測,由1.8%調低至1.3%,明年美國經濟增長更由1.6%,大幅向下調低至0.8%的負增長。
私人消費大幅倒退 全球貿易及資金漸趨一體化,環球經濟放緩也打擊到以出口為主導的亞洲經濟體系。面對信貸浪潮不斷蔓延及深化,未來環球經濟仍然存有不明朗因素,亞洲區亦難以獨善其身,花旗分析員下調明年亞洲區經濟增長預測,由原本的7.2%調低至6.3%。
我們認為,亞洲經濟增長會出現放緩,但並不是崩潰,相對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2.1%及01年科網股泡沫爆破後的4.8%經濟增長而言,預期亞洲區仍可以維持較穩健的增長步伐。
當然,亞洲各國的經濟結構有異,在這次風暴中所受的影響亦有深淺不同之分。較依賴海外融資或外資流入的經濟體系,包括南韓、越南和印尼,受外圍的因素影響相對較大。
中國經濟增長仍強勁 亞洲最大的兩個巿場,中國和印度而言,由於他們擁有龐大的內需巿場和較靈活的政策彈性,而且外資在該巿場的影響力相對較小,因此所受的影響也相對輕微。花旗分析員預期,未來數月中國政府有機會進一步減息和推出更多刺激內部消費的政策。雖然中國經濟增長的步伐可能會較預期慢,但相信仍然是區內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巿場,預期明年中國經濟,仍可望錄得8.8%增長。
本港屬外向型的經濟體系,出口和金融業均受外圍拖累,影響到本地消費。
然而,如果中國推行減息和刺激經濟的政策,可望紓緩部份負面影響。花旗分析員預期,今明兩年本港經濟仍會錄得3.6%和2.8%的經濟增長。可是,最終能否避過經濟衰退,則要視乎外圍的金融巿場改善的狀況和進度。
citibank
亞洲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 亞太區
較早前預測2008年:7.5% 較早前預測2009年:7.2%
修訂後預測2008年:7.5% 修訂後預測2009年:6.3%
中國
較早前預測2008年:9.8% 較早前預測2009年:9.4%
修訂後預測2008年:9.8% 修訂後預測2009年:8.8%
香港
較早前預測2008年:4.2% 較早前預測2009年:3.8%
修訂後預測2008年:3.6% 修訂後預測2009年:2.8%
印度
較早前預測2008年:7.5% 較早前預測2009年:7.4%
修訂後預測2008年:7.2% 修訂後預測2009年:6.6%
新加坡
較早前預測2008年:2.8% 較早前預測2009年:2.5%
修訂後預測2008年:2.2% 修訂後預測2009年:-1.2%
南韓
較早前預測2008年:4.4% 較早前預測2009年:3.4%
修訂後預測2008年:4.2% 修訂後預測2009年:2.2%
台灣
較早前預測2008年:4.2% 較早前預測2009年:4.6%
修訂後預測2008年:4.0% 修訂後預測2009年:3.4%
泰國
較早前預測2008年:4.8% 較早前預測2009年:4.2%
修訂後預測2008年:4.0% 修訂後預測2009年:1.0%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