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canle 發表於 2008-10-6 23:38

內房商勁大鑊

上週四,內房股世茂房地產公布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盈利因內地樓市大
而跌逾五成,正好為一眾內房股「現真身」揭開序幕。自去年起,中央不斷加強宏調力度、銀行閂水喉、樓股皆跌,發展商不論借錢或賣樓套現都出現困難,經營情況慘不忍睹。
一眾內房股股價比去年高峰期急瀉超過八成;不但小股民、內地小業主中招,連一眾看好內地房產前景的香港商家,亦一擲千金在內地摸頂入市買地,到今時今日,自然要周圍「撲水」自救。

在金融海嘯來臨前,內地房產股早已陷入財困危機。據知有個別內房股老闆,最近親自向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及長實主席李嘉誠「叩門」,希望獲得借貸。不過,一向睇市甚準的李嘉誠,對後市並不樂觀,故拒絕幫忙。而彤叔就算肯借,年息亦起碼四十釐。
內房商在樓市慘淡下要「自求多福」,而這幾年雄心壯志,在內地買地一心想做發展商的香港商家,亦無一倖免。上市公司
和珠寶集團主席陳聖澤,自○四年起便與老友、有玩具大王之稱的蔡志明一同投資兩塊上海地皮,地盤至今仍在「種草」。
搞房產愈做愈蝕

和珠寶早於八八年上市,主要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中高檔珠寶首飾,不過對主席陳聖澤來說,他更愛炒樓,在香港專炒豪宅及寫字樓,二十年來共賺逾二億五千萬,他更早在九十年代已投資家鄉江門。本週二記者訪問陳聖澤,他呻道:「我在內地做項目十幾年,亦都蝕足十幾年!」
原來他在九十年代已在江門發展一千畝共二百棟花園別墅,由於中方拍檔炒
樓突然退出,陳聖澤要將整個項目「包底」硬食。除了地價四千萬元,包括建築等其他費用,至今共使了兩億多,但多年下來項目仍在發展中。陳聖澤說:「至今已經蝕
千幾萬港紙。因為項目位於一個島上,四面環水,交通不便,鄰近地區可賣三、四千元一平方米,我
項目只可賣二千幾。」現時整個項目只開發了五分之一,即二百畝土地,其餘土地何時發展,他表示還要再與當地政府商討。

另外陳聖澤在廣州仍私人持有一個商業項目,現正拆遷;至於與蔡志明共同持有的上海商業項目,四年前由中方拍檔上海實業以五億六千萬人民幣投得,現時他以上市公司名義持有約四分一權益。陳聖澤坦言項目發展很慢,而且跟中方拍檔意見分歧,會拆夥分地,並與蔡志明共同發展其中一幅較大地皮。現需要資金的他,最近將他於今年四月、以三億三千多萬購入的上環鹽業銀行大廈地盤,以三億九千萬售予上市公司
和珠寶,陳聖澤說會套回資金發展內地其私人擁有的地產項目。總結經驗,他說:「當初諗住分散風險,先至由主業
珠寶,轉而將部分資金發展內地房產,一心諗住穩定收租,但估唔到內地房產仲波動,風險仲大!」
套香港樓救內地樓
除了陳聖澤,在地產界打滾三十多年的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亦相當「渴水」。美聯上週公布中期業績,黃建業便「皺晒眉頭」,○八年上半年純利為一億五千萬元,比去年同期下跌三成四,一度裁減二百名員工止血。本港樓市逆轉,美聯業務自然難搞,但黃建業去年於國內以私人名義投資買地,才令他最頭痛。
去年底內地樓市高峰期,黃建業以三千八百萬元,投得一幅位於瀋陽的商業用地,搖身一變成為發展商,不過他開心「無耐」,內地樓已掉頭向下,「黃建業今次幾頭痛咯!佢係初哥,除
瀋陽呢個項目,仲
深圳有買地,用
起碼一億幾。」地價是一個問題,建築費用又是另一問題。一名知情人士說:「
香港同內地發展房產,成本比例好唔同。
香港買地發展一個項目,總資金成本中八成係地價,另外兩成才是建築費用,但
內地,五成資金是地價,另外五成則是建築費。變相即是說,黃建業花了一億多元買地,另外需要一億多元起樓。」
無獨有偶,近年甚少沽售物業的黃建業,在今年六至八月期間,狂沽包括銅鑼灣白沙道地鋪等七個物業,套現逾三億七千萬港元。
內地銀行 拉閘收水
事實上,內地銀行「拉閘閂水喉」,的確令上市或私人發展商都極度頭痕。內地銀行在去年開始,嚴格執行貨幣從緊政策,收緊對發展商的貸款,令一眾地產發展商銀根緊絀。「以前央行向各銀行安排
貸款限額,都係以年度計,銀行可以自行調動金額,但而家則係逐個月放貸,有
吊緊鹽水
房產商,銀行想幫都因為該月份唔夠限額而幫唔到。」一名行內人士說,去年底央行更規定銀行不可借錢予發展商買地,情況更形險峻。


香港上市
內房股,一向被歸納為外資地產公司。由於內地國企銀行已經唔肯借錢,佢
於是轉向外資銀行如東亞、渣打等借外幣貸款,再向外管局申請轉為人民幣。但去年開始,外匯管理局又規定外資的地產公司唔可以借外幣債項,即是佢
又唔可以再向國內
外資銀行借錢。」上海的外資地產基金管理層說。
在此情況下,發展商唯有「出蠱惑」:「由於中央主要限制發展商借錢,建築商借錢就無咁大阻力,於是部分發展商就同建築商協議,將合約金額寫高
,由建築商向銀行借錢,到發展商賣
樓套現後再還番錢俾建築商。」
紓緩財困 各施各法
在內地的部分小型發展商,已開始被其他大發展商以賤價併購。而對香港人來說,最關心的莫過於一眾內房股表現。除股價大插水外,其面對的普遍問題,便是高負債和集資困難。一般地產股,負債比率以百分之五十為健康,但去年上市的富力地產,負債比率卻高達百分之一百三十,是眾內房股之冠,其他如綠城中國及上海復地,負債比率亦超過百分百。
富力地產去年大舉擴張,買入二十塊地皮,令土地儲備增至二千六百多萬平方米。但其現時手頭現金只有約二十億元,下半年包括支付地價及建築開支等的資本開支卻高達一百億元。要加快資金回籠,便要加快賣樓,但公司上半年銷售額只是全年目標的三分一。雖然公司一直寄望發行A 股上市融資,但計劃在A 股低迷之下亦只聞樓梯響。

房產商各施各法,但其實最「自求多福」的方法,是賣樓套現。在內地樓市呆滯下,去年尾萬科在深圳牽頭開始減價戰,今年八月更在上海以八折促銷推出第二輪減價,令一眾「過早買樓」的小業主極為鼓噪。進入傳統國慶節「金九銀十」(金九月銀十月)的消費旺季,各大地產商更加緊宣傳劈價消息吸引買家,
大地產便宣布於本週一起,在全國十三個新盤同時進行八點五折的促銷。「暑假一向係賣樓淡季,全世界都預

奧運後賣樓,希望可以追回售樓目標,令內地樓在第四季有大量供應推出,因此難免要劈價求售。」一上海外資基金管理層說。
「以前發展商想促銷,只要送
傢俬、電器、全屋裝修。不過呢
花拳繡腿
招數已經完全無用,而家就算發展商減價,樓盤只係吸引到有實際需要的人,如新婚者去買樓,但成交金額增長都唔大,因為佢

始終只係細價樓。」中原中國董事總經理陸成嘆道。

在資金緊絀之下,內地發展商趁十‧一黃金週劈價促銷,希望盡快有資金回籠。本週一起,為期五天的深圳秋季房地產交易會上,發展商狂送禮搶客。(廖健昌攝)

內地樓市蕭條,即使發展商劈價促銷亦無補於事,不少內地地產中介公司已撐不住結業。

早年與蔡志明孖住上,聯同上海實業在上海買地的
和珠寶主席陳聖澤,本週二接受訪問時指,現已與上海實業分地發展。(張飆攝)(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