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兩房雷曼債券房會勁蝕李華明建議 改買美元減少損失
金融海嘯令全球股民人心虛怯,就連一向投資穩陣,坐擁550億元巨資的房屋委員會也損手。房委會曾投資房利美、房貸美及雷曼債券,預計今年投資回報率,連去年表現平庸的1.8%也守不住,主要投資美國股票的環球股票更「蝕到入肉」。房委會委員李華明建議該會改變投資策略,把投資在環球股票的錢轉為投資美元定期,以減少損失。記者:馮永堅、麥志榮 房委會投資組合中,45%是投資環球債券,25%投資在環球股票,全交由6名基金經理打理,餘下30%是房屋署管理的銀行存款。房委會原本估計上年度有32.5億元投資盈餘,但最終只有9.4億元,大減23.1億元。若以房委會去年投資總額約500億元計算,9億多盈餘只佔整體投資的1.8%,遠低於6%的目標。強調不影響建公屋 消息人士指出,環球股市自今年5月開始下滑,以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為例,由今年5月的13000點,跌到現時不足10325點,跌幅約15%。港股跌得更勁,由5月的26000點,跌到17682,跌了32%,「全球跌得咁勁,房委會當然唔可能獨善其身,環球股票投資唔多唔少一定會損手。」
今年4月環球股市出現小反彈,房委會曾錄得單月6.7億元盈利,但消息人士指,環球股票近月累積跌了不少,該筆盈利不止「凍過水」,更已「蝕到入肉」。不過,房委會投資在環球債券仍有盈利,加上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相信今年仍會錄得小量盈餘,「未來幾個月個市都未必會好快復蘇,今年度投資收入應該唔及舊年。」消息人士強調今年度投資盈利雖很大機會下跌,但整體仍有盈餘,不會影響房委會建公屋計劃。
稱中長線回報穩定 房委會財務小組主席黃遠輝承認,房委會委託的基金經理過去曾有投資房利美、房貸美及雷曼債券,現在不知是否仍持有,所以暫時未知是否有損失。他指近期全球股票市場波動大,不利投資,「今年投資回報一定唔理想,係艱難嘅一年。」房委會投資組合只有25%投資環球股票,45%投資在環球債券,屬保守型,該會未有考慮更改投資組合,相信中長線會有穩定回報。
房委會委員李華明表示,房委會投資25%在環球股票屬可承擔風險,但全球經濟未來數月仍不明朗,建議可把投資在環球股票的錢轉為投資美元定期,以減少損失。
房委會的盈餘過去主要投資在港元與美元債券,經顧問檢討後,認為平衡風險欠佳,建議改變投資組合。房委會在獲財政司司長批准後,由06年起,將部份盈餘投資在環球債券及環球股市,目標回報率為6%。
特稿:收入插水或需港府注資 房委會每年要興建1.5萬個新公屋單位,財政來源主要來自投資收入及出售居屋貨尾單位。公屋聯會擔心,房委會投資會出現虧蝕,居屋貨尾也可能因樓市插水而停售,房委會未來財政可能陷入困境,需要政府注資。
房委會目前的500多億元盈餘主要來自05年底領匯上市,出售資產套現的300多億元,加上以往多年來結餘的200多億元。房委會的預算是盈餘的投資,每年可帶來逾30億元收入。另外,房委會分批出售逾6,000個居屋貨尾單位,預計可帶來98億元收入。但房委會現時每年的公屋營運赤字達20億元,而維持每年平均興建1.5萬個新公屋單位,建造成本也需60億元。
居屋貨尾可能停售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擔心,以目前的投資環境,房委會投資不排除出現虧蝕,加上居屋貨尾明年也可能因樓市插水而停售,房委會收入將會大縮水。與此同時,受房屋法例所限,公屋不能大幅加租,而新公屋建造成本又因通脹而大幅上升,房委會未來財政可能陷入困境,影響公屋建屋進度。短期內房委會仍可「食老本」,但長遠可能需政府注資,並重新興建居屋。
本報記者
[url=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1005/large/05la2p11.jpg][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1005/large/05la2p11.jpg[/img][/url]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房委會把25%投資總額放在環球股票,預料今年會「蝕到入肉」。設計圖片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