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畢業生及時抽身避一劫3年投資4萬變120萬
這邊廂有人熬不過今次的股海巨浪;另一邊廂,有人因嚴守「投資紀律」及預早嗅到不對勁,及早抽身——他是何天成,去年畢業於[url=]嶺南大學[/url],4年前開始自學投資,大學期間把向同學籌集所得的「基金」投資,3年間由4萬元滾存至120萬元;面對去年中已炒到如癡如醉的大牛市,他卻覺得估值偏貴,所以開始減持股票轉持現金,最後避過一劫。了解時事尋被低估股票
今年24歲的何天成,於大學一年級時對投資產生興趣,主要透過讀報、讀書自學,亦有選修與金融經濟相關學科,05年暑假展開其「股海生涯」,他相信投資之道,須先了解世界局勢發展,再推敲可以受惠而價值被低估的股票,「我其實花的時間不多,只是每早到圖書館看報紙,如金融時報,了解各種趨勢,再看有什麼投資機會。其次就是看公司年報,分析其投資價值」。
何天成第一隻買入的股票,是做集成電路設計及製造的晶門科技(2878),當年正值全球手機需求旺盛的年代,他於3個月內「一買一賣」,賺逾三成離場。他在「金魚缸」中嚴守紀律﹕就是股票由高位回落10%以上,即止蝕離場;對一切複雜的衍生工具如窩輪、期指等避之則吉。不過,他的投資目標卻主要是以風險較高的細價股為主﹕「回報至少要有30%我才[url=]會考
[/url]慮,一個年輕人投資若不進取一點,40歲都買不到樓。」
去年牛市嫌估值貴套現
何天成自言未曾看錯一隻股票,但也曾經歷過因炒股而「無飯開」﹕「一年級的寒假,我所有錢都在股市內,又未到take profit(獲利離場)的時間,幸好宿舍內有同學願意接濟我,他每天煮好飯就叫我過去食,我吃了兩個星期。」
後來消息傳開,有同學聞風加入何天成的「投資團隊」,這個由近10名同學組成的「投資基金」,在畢業時的資產值已達120萬元,「畢業時有同學『贖回』部分資金去還學生貸款,現時還有100萬左右,主要是人民幣存款及定期」。專揀細價股的何天成,於去年3、4月細價股開始見頂時,覺得估值太貴,於是逐步清倉,避過了這次熊市,他會待市况趨穩後,再部署出擊。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