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強泰韓股看俏
最近投資者正憂慮環球經濟放緩之際,日本卻公布遠較預期理想的經濟數據。日本公布,截至去年十二月底止第四季度經濟按季增長0.9%,較市場預期及第三季的0.4%增長高逾倍。與前年同期比較,上季經濟增長3.7%,較第三季的1.3%及市場估計的1.7%為佳,亦是連續第二季錄得增長。日本第四季經濟增長遠優於預期,主要原因是出口較前一季增長2.9%。此外,民間投資也較前一季大幅增長了2.9%,創下一年半來最大增幅,是支撐第四季經濟增長的另一動力來源。
[b]次按問題影響不大[/b]
雖然日本經濟數據不俗,但從以往歷史看,日本經濟表現反覆,故筆者對日股仍審慎。尤其日本國內工資並未增長,一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亦創下四年半來新低,加上油價持續上漲及國內房價下跌等因素,日本不景氣仍有向下的風險。不過從日本的數據可見,亞洲與新興市場的出口,彌補了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對日本出口的負面影響,故可推斷亞洲整體經濟表現仍然不錯,受美國次按問題影響不太大。
但這並不是代表每個亞洲國家股市也可看好,例如新加坡經濟頗依賴美國出口、印度股市估值又偏高,故暫宜觀望。相反南韓及泰國股市則較值看好。韓股近期受著新總統李明博的內幕交易訴訟影響,表現落後。但預期李氏會被判無罪,這將掃除一大不明朗因素,令資金重新吸納韓股。此外,反映南韓未來六個月消費者情緒的消費者預期指數,今年一月份創下逾五年新高,主因是消費者認為新總統李明博上台後將放鬆管制、刺激投資並實施公共環節改革,從而改善國內經濟狀況,韓股現水平具值博率。
至於泰國股市,自從○三年出現過爆炸性的升幅後,表現一直落後,直到最近才漸見起色。由於政局不穩定,泰國SET 指數的估值經常處於低水平,現水平的預期市盈率為11.8倍。不過隨著軍政府把政權移交給新任政府後,當地政局已趨穩定,股市可望有較高估值。此外,新任政府對外資亦採取友善的態度。記得泰國於○六年十二月頒令遏止炒賣泰銖投機盤的政策,其中現時仍執行的「三成外管」限制,將有望撤銷。
總理沙馬日前暗示泰銖漲幅,與其他東南亞地區的貨幣相近,反映政府成功阻撓泰銖升值偏快的危機,所以不排除稍後會鬆綁外資在當地金融帳戶預留30%資金的管制。若然成事,將吸引外資重投泰股。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