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雷曼苦主 紛責推銷債券手法不良矛頭指向銷售銀行
千人出席民主黨舉辦的雷曼兄弟金融產品研討會。李潤芳攝
[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0929/large/29la5p5n.jpg[/img]
詹先生(右圖)出示個多月前購買的雷曼兄弟迷你債券通知書,發現條款內容並未經香港有關監管機關審閱。
[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0929/large/29la5p4n.jpg[/img]
[color=#005599][/color]【本報訊】協助雷曼兄弟迷你債券苦主的多個政黨,將矛頭直指銷售手法不良的不同銀行,有出席民主黨研討會的雷曼苦主稱,銷售雷曼債券的銀行近日向她發出電郵,指雷曼已破產,著她自行向美國的破產官登記,看看能否追討賠償。雷曼一名前分析員批評,此事反映債券銷售機構產品缺乏全面認知。
民主黨昨日舉辦有關雷曼兄弟金融產品的研討會,逾1,000人出席。絕大部份苦主均認為,銀行有銷售誤導之嫌,銷售期間並無派發具有法律效力、具備產品詳細資料的銷售文件予投資者。其中一位中年女苦主指出,近日雷曼爆煲後,花旗銀行職員向她發出一封電郵,內容指雷曼兄弟已經破產,下載申請表後,自行寄回美國向破產官登記,看看能否追討賠償。[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0929/large/29la5p2.jpg[/img]
逾四百名購買了雷曼迷你債券的苦主遊行到政府總部,促請有關部門處理銀行的不良銷售手法。
黃建通攝
[color=#005599][b]民建聯組織苦主遊行[/b][/color]雷曼前結構債券分析員黃元山指,該名苦主並非雷曼的債權人,只是其衍生工具持有人,反映銷售機構對其銷售的產品缺乏全面認知。
截至昨日,民主黨接獲有關雷曼迷你債券的投訴近1,500宗,涉及金額達11億元。民主黨副主席單仲楷表示,正考慮集中五至六個特別個案,以集體形式透過消費者委員會旗下消費者訴訟基金向銷售機構索償。他又呼籲迷你債券持有人切勿簽署免責聲明書,以便日後保留向銷售機構追討失當行為的權利。
民建聯昨日則組織了超過400名雷曼苦主舉行大遊行,控訴銀行以不良手法銷售金融產品。其中53歲的黃先生半年前於集友銀行以252萬元購買了與匯豐等大銀行掛鉤的「定期」,其後卻發現銀行職員在他已簽署的文件上私自於「高風險」及「進取型」一欄加上剔號,「銀行好無良!我一路以為係定期,唔知係債券!」
昨日出席遊行的保障投資者協會副會長黃達通指出,暫時收到涉及最高金額的個案高達1,000萬元,其次為600多萬。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均表示,已要求金融管理局及證監會盡快處理雷曼事件,並於三個月內提交報告及進行檢討,研究改善監管制度。證監會與金管局已聯絡雷曼兄弟管理層及雷曼迷你債券分銷商了解,亦有接觸保管迷你債券抵押品的受託人,尋找保障投資者的方法。 [color=#005599][b]特稿
雷曼前結構債券分析員稱 賠額視債券與雷曼關係深淺
[/b][/color] [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0929/large/29la5p9.jpg[/img]
黃元山表示,若投資者持有的迷你債券的抵押品與雷曼相關,預期可取回本金不足20%。
李潤芳攝
[color=#005599][/color]雷曼兄弟破產牽連甚廣,本港一眾迷你債券持有人面對迷你債券隨時變廢紙,至今仍未有人交代散戶最終「有幾多[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new_hkfont/16px/black/FB6A.gif[/img]拿」。雷曼前結構債券分析員黃元山表示,最終結果仍是未知之數,但若其債券與雷曼扯上的關係越深,獲得賠償金額會越少。
雷曼透過旗下空殼公司發行的迷你債券合共有36個系列,每一系列的抵押品亦有所不同,其中系列五、六、七、九的抵押品為雷曼發行的債項,其他系列的抵押品則為抵押債務證券(CDO )。[color=#005599][b]銷售機構最得益[/b][/color]黃元山指出,若手上債券的抵押品與雷曼毫無關係,投資者能夠取回的本金額相對高一點,惟由於CDO 價格暴跌,估計有機會取回本金額60至70%;不幸地,若抵押品與雷曼相關,由於雷曼須先出售資產還債,餘下淨資產再作分配,預期可取回本金額只有不足20%。
他續稱,由星展銀行作安排行、透過Constellation Investment 發行的結構性零售債券系列,其中部份與雷曼兄弟的「信貸事件」掛[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new_hkfont/16px/black/FCC6.gif[/img],若雷曼沒有能力還債,破產後將變賣該部份雷曼資產,估計只可取回本金額低於10%。
由於雷曼作為擔保人,承受相當的風險,零售投資者購入該系列高風險產品,回報僅4至5厘,可謂不成正比,事件當中,賺得最多的反而是銷售機構,他透露,銷售機構每筆交易的佣金高達4至5%,誘人的佣金促使職員「積極踴躍」推銷,構成明顯利益衝突。
本報記者 C兄:我買了美金一萬元迷你債券"35"想問我可能會收回幾多本金呢?請是教。 怪只怪自己投資白痴,银行好嘢點會益你呢 雷曼所發行嘅產品繁多複雜,就算有渣拿攞得返,都有可能要等幾年...:smilies55: :smilies41:算把啦,今日美國政府己經答咗你哋啦,一個仙都無呀.:smilies41: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