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數優惠交流網's Archiver

joan_minako 發表於 2008-9-26 07:11

中國神舟七號成功升空+專用討論區

[b]三雄登天最快明日出艙漫步[/b]

[img]http://www.mingpaonews.com/20080926/_26GA003_.jpg[/img]執行「神舟七號」升空任務的長征二號F火箭,昨晚9時10分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後順利發射,這也是該型火箭最後一次執行太空任務。3名太空人將在太空逗留數天,預計星期日返回地球。(新華社)

[img]http://www.mingpaonews.com/20080926/_26GA002_.jpg[/img]3名太空人景海鵬(左起)、翟志剛和劉伯明,昨午在離開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備出發到神七發射塔之前,向前來歡送的民眾敬禮致意。(新華社)

[img]http://www.mingpaonews.com/20080926/26ga501.gif[/img]

【明報專訊】肩負着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任務的「神舟七號」太空船,載着3名太空人,昨晚9時10分由長征二號F火箭成功發射,並送入預定太空軌道。按照計劃,太空人最快可於明天(周五)下午離開太空艙,展開歷史性的太空漫步,並放出一個伴飛小衛星。預計執行神七任務的指令長翟志剛將會作太空漫步。3名太空人預定28日(周日)返回地球。

胡錦濤壯行數百民眾夾道

昨日下午約5時30分,身穿乳白色太空衣的3名神七太空人翟志剛、劉伯明及景海鵬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公寓「問天閣」待命出發前,獲國家主席胡錦濤到場壯行。胡錦濤隔着玻璃向他們表示,「你們將穿著中國研製的艙外航天服進行首次空間艙外活動。有全國人民做堅強後盾,有各有關方面周密準備的堅實基礎,有你們通過嚴格訓練養成的過硬素質,一定能夠圓滿地完成這一光榮而神聖的使命。祖國和人民等待着你們凱旋。」翟志剛則代表3名太空人宣誓﹕「聽從指揮,沉着冷靜,精心操作,堅決完成任務。」

稍後,3名太空人在數百民眾夾道歡送下乘車抵達發射台,並於發射前3小時進入太空艙,各人隨即繫上安全帶固定位置,將太空衣上的各種管線與太空船連接。

在太空船升空前,胡錦濤及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到發射中心試驗指揮樓平台觀看發射。其他政治局常委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等人,則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實况。正在紐約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接受《明報》等6家中文傳媒訪問時(刊A33),也祝福神七升空。

至9時10分04秒,載着神七太空船的長征二號F火箭準時點火並升空。9分鐘後,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解放軍總裝備部部長常萬全上將宣布,火箭順利分離,神七發射成功。胡錦濤發表講話,稱讚「首戰告捷」。從衛星傳來的畫面顯示,3名太空人躺在座椅上,翟志剛不時翻閱飛行手冊。

就之前太空人會於升空翌日太空漫步的報道,載人航天工程應用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顧逸東澄清,所謂「次日」是按軌道日來計算,神七於昨晚發射,今日凌晨進入軌道,因此,太空人將於明日下午出艙作太空漫步。

將出艙回收實驗品電池

屆時,出艙太空人會收回置於艙外做實驗的固體潤滑劑及太陽能電池板材料,當他返回太空艙後,太空船會釋放一顆重約40公斤的伴飛小衛星。該衛星會為太空船拍照和作視頻觀測,在返回艙返回地球後,小衛星會繼續進行測控系統操作。

北京飛控中心副主任李學賓說,神七的軌道經過中國西北上空,在合肥以北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都可用肉眼看到太空船,但每個地方一般只歷時5分鐘,且還需天氣晴朗、能見度高,觀測時段主要是清晨和黃昏。

明報記者

[[i]本帖最後由joan_minako 於2008-9-2607:14編輯[/i]](http://www.GetJetso.com - 著數網提供最新著數優惠情報,股市討論,潮流時尚美容討論拍賣及易物服務)

joan_minako 發表於 2008-9-26 07:11

艙外取回3公斤測試物料太空人擰螺絲「搵命搏」

【明報專訊】中國太空人首次的「太空漫步」絕非單純「遊蕩」,兩大「指定動作」是取回懸掛在艙外的固體潤滑材料和太陽電池基底薄膜材料試驗裝置,以及嘗試擰螺絲、安裝設備等。

據新華社引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趙光恒說,太空人應做哪些實驗,當時頗費腦筋,曾考慮過太空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和太空環境監測等10多個候選項目,最後選擇了上述兩種材料,做「外太空暴露實驗」。

其中之一的固體潤滑材料,是太空中大量使用的潤滑劑,也是國家急需的材料,對太空船的壽命有很大影響;而太陽電池基底薄膜材料亦會影響太空船壽命,因此一併試驗。

整個材料試驗裝置總重3公斤,體積與一包A4打印紙相若,內裏包括11種固體潤滑材料和4種太陽電池基底薄膜材料,部分材料其他國家也未使用過,其性能尚不清楚,科學家期待神舟七號把它們帶上太空接受輻射之後,能取得有用的實驗數據。

另一「指定動作」擰螺絲,則是日後建設太空站和安裝設備的重要基礎。看似簡單的工序在無重狀態下的太空便很困難。太空人須先固定自己,再擰螺絲,萬一沒有扶穩,可能螺絲轉動不了,反而轉動了自己,如果沒有外力阻止就會停不下來,造成危險。

joan_minako 發表於 2008-9-26 07:13

穿國產服出艙成最大考驗直徑1.5米氣閘艙內準備14小時

「神七」這次升空任務的最大考驗是太空漫步。由於出艙活動很難在地面進行真實模擬訓練,因此被視為具有高風險的任務。為令太空人順利出艙,中國的太空船和火箭已分別進行227項、36項的技術改進。據悉,太空人的出艙準備工作需耗14小時,所有瑣碎複雜工作都要在直徑1.5米的氣閘艙內完成。

在出艙活動展開時,其中一名太空人將身穿國產「飛天」太空服出艙,另外一名太空人身穿俄羅斯太空衣「海鷹」在氣閘艙內等待,幫助出艙太空人返回後脫下艙外太空服,而萬一出艙太空人出現問題,他則會即時出艙接應。

隊友穿俄羅斯太空衣接應

神七副總指揮秦文波表示,在飛行期間,3名太空人將各自承擔不同職責,其中1人在返回艙負責與地面聯絡,另2人進入飛船氣閘艙進行出艙準備。太空人出艙準備需14小時,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太空服的組裝上。兩套用於出艙活動的國產和俄羅斯太空服,都必須從一個部件一個部件拆開並固定,而每完成一個步驟都必須檢測其氣密性,所有工作必須在直徑1.5米的氣閘艙內完成,難度不小。

太空人穿上太空服後,需向地面的指揮員匯報,等指揮員發布出艙命令,再打開氣閘艙的外閘門。待艙內的空氣在開門瞬間逸出,艙內外的氣壓一致後,太空人才邁進太空,太空漫步約30分鐘。為調整艙內外不同的壓力,航天員在出艙前、返回後都須接受減壓和升壓,令身體適應,否則隨時有生命危險。由於長征二號F型火箭內部裝有數百噸的液體燃料,為防火箭出現故障,該型火箭也為太空人設計了低空逃逸、高空逃逸和船箭應急分離3種應急救生模式。

對負責出艙的太空人來說,每一步都充滿危機,一方面「飛天」太空服僅能在太空環境下工作4小時,因此無論遇到何種危險都需在4小時氧氣消耗完前回艙;其次,面對太空中的垃圾、碎片,以及小流星、宇宙射線、氣壓等問題,雖已設定應變措施,但仍可能威脅出艙太空人的性命。

須在4小時氧氣耗完前回艙

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表示,今次出艙活動成敗的關鍵之一,就是太空人的心理加智慧,由於準備工作和出艙需10多小時,無論是太空人,還是地面的指揮人員,需要連續工作,強度非常大。為保障太空人出艙安全,地面需出動9艘船、30多架飛機,加上國內站、國外站,構成陸海空立體測試體系提供測控支持。

[img]http://www.mingpaonews.com/20080926/_26GB007_.jpg[/img]在發射之前,飛船中的3名太空人通過閉路電視鏡頭向外界揮手說再見。(新華社)

[img]http://www.mingpaonews.com/20080926/_26GB004_.jpg[/img]在北京的航指揮控制中心裏,工作人員正在監測「神七」的狀况。(新華社)

[img]http://www.mingpaonews.com/20080926/_26gb501.jpg[/img]

joan_minako 發表於 2008-9-26 07:15

國產飛天衣造價3000萬

[img]http://www.mingpaonews.com/20080926/_26gb502.jpg[/img]

太空人出艙漫步,穿的是國產「飛天」艙外太空衣,這種太空衣面料採用高級混合纖維製成,每套重達120公斤(264磅),造價3000萬元人民幣。

國產出艙太空衣具有高強度、耐高溫(可抵受攝氏200多度高溫)、抗撞擊、防輻射等特性。與艙內太空衣相比,出艙太空衣須經得起「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的考驗,太空衣面向太陽的一面將受到200多度炙烤,另一面卻要經受攝氏零下120度的低溫。

此外,神七太空衣還具備獨立的系統,能獨立供氣、供液及供電,不但適合太空行走,還非常舒適。

joan_minako 發表於 2008-9-26 07:16

好緊張呀
國產太空衣!!!成功左就可以再令外國人另眼相看啦:smilies54:

young 發表於 2008-9-26 09:14

awsome
真係好勁:smilies20::smilies20:

young 發表於 2008-9-26 09:24

神七劃破夜空
太空人:身體感覺良好


[b]身穿艙內太空服的翟志剛(右)、劉伯明(中)和景海鵬昨日步出酒泉問天閣,向在場的民眾話別。美聯社[/b]
[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0926/large/26ce1p.jpg[/img]
搭載由三名解放軍上校組成的太空人小組、滿載中國人對太空漫步的期待,神舟七號太空船昨晚9時10分在酒泉順利發射升空。太空船在預定軌道圍繞地球飛行29圈後,大約在明日下午4時30分,太空人將走出軌道艙,邁出中國人在太空的歷史性第一步,並在太空漫遊約30分鐘,顯示中國航天科技跨入世界最先進行列。


昨晚9時10分4秒,隨[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new_hkfont/16px/black/FBF3.gif[/img]指揮員發出「點火」號令,長征2-F 火箭攜載神舟七號騰空而起,各監測點陸續報告:「火箭飛行正常」、「遙測訊號正常」、「逃逸塔分離」、「助推器分離」、「火箭一二級分離」、「整流罩分流」、「青島發現目標」。

[b]神七在香港掀起熱潮,市民在太空館看直播。黃冠華攝[/b]
[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80926/large/26ce12p.jpg[/img]

[b]胡錦濤:中國登科技高[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new_hkfont/16px/black/C857.gif[/img][/b]
大約10分鐘後,指揮廳[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new_hkfont/16px/black/FA47.gif[/img]的工作人員聽到「船箭分離」報告時,紛紛鼓掌祝賀發射順利。此時傳回的太空船艙內畫面顯示,三位太空人表情輕鬆,正翻閱操作手冊,他們隨後向北京飛控中心報告:「太陽帆板打開。身體感覺良好。」
至9時30分左右,太空船進入預定軌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解放軍總裝備部部長常萬全隨後宣佈神七發射成功。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觀看神七升空的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表示,神七發射成功代表今次載人航天首戰告捷,「實施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是今年我國最具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重大科研實踐活動,是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new_hkfont/16px/black/C857.gif[/img]的又一偉大壯舉。」

[b]楊利偉送行 擁抱翟志剛[/b]
神七升空準備的倒數計時從昨午2時10分開始,各系統開始功能檢查。至5時30分,出征儀式在太空人公寓「問天閣」舉行,胡錦濤到場為太空人壯行。他表示,神七太空人穿[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new_hkfont/16px/black/FBF3.gif[/img]國產艙外太空服進行首次空間艙外活動,這將是中國空間技術發展的重大跨越,祝願神七順利升空、太空人凱旋。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升空前,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胡錦濤也曾到問天閣為中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送行。而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升空時,為費俊龍、聶海勝送行的是總理溫家寶。
身穿重達14.5公斤艙內太空服的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隨即步出問天閣,向常萬全報告準備完畢,常萬全高聲下令:「出發。」在通往發射場的5公里的道路兩旁,聚集了數千名前往為航天英雄壯行的人。中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先是與翟志剛擁抱,又拍了拍劉伯明與景海鵬的肩膀。
傍晚6時05分,三位太空人登塔入艙,與控制室對話,翻閱飛行手冊,等候升空的一刻。在指揮員發出一分鐘準備的指令時,三位太空人對[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new_hkfont/16px/black/FBF3.gif[/img]鏡頭,向大家揮手告別。三位太空人同為1966年出生、生肖屬馬,因此被內地傳媒形容為「三馬行空」。
至昨晚11時19分,神七繞地球飛行第二圈時,翟志剛解開束縛帶,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開始太空工作。

young 發表於 2008-9-26 09:24

備80款食品
首嚐宮保雞丁 養心丸進補




中國太空人飛天,不會再無啖好食!據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食品營養代謝研究室主任陳斌透露,神七配備了5天的食物,品種豐富且具個性化,有近80種供選擇。太空人除可首嚐宮保雞丁外,還首次攜帶中藥「太空養心丸」上天進補,以防治空間運動病。

[b]忌豆類奶類免產生氣體[/b]
有中國太空人大廚之稱的陳斌表示,與神五、神六飛行相比,神七太空人將暴露在低壓環境中,食物盡量不能產生氣體,否則會為太空衣增加淨化負擔。因此,在食材的選擇上,比較容易產生氣體的豆類和奶類等並不合適,肉和蛋白質就比較好。同時,神七任務體力消耗大,故食品特別強調高能量,品種也比神五和神六更豐富,包括主食、副食、湯、飲料、調味料和即食產品等共7大類、近80種食品可選擇。
神七這次增加了一類軟罐頭包裝的宮保雞丁,相當於中餐炒菜,做法更接近地面上的色澤和味道,太空人還能吃到去殼的蝦,冷凍[img]http://appledaily.atnext.com/new_hkfont/16px/black/FB49.gif[/img]燥的水果和十幾種飲料。當中各種作料的調味包,也為太空人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選擇。這樣,來自山西的景海鵬上了天,就不會因為吃不上醋而難受了。

[b]每人日吃1.2公斤食物[/b]
神六時,採用的食品加熱器,令太空人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但當日的航天員費俊龍曾透露說,因為使用的是應急電源,做出來的米飯有點夾生。不過,神七的食物加熱將使用艙載主電源,因此再也不會出現夾生飯的情況,並且將更可口。
神七為三名太空人每人每天提供食物約為1.2公斤。因為工作緊張,三名太空人需要輪流吃飯,而加熱一個人一餐飯,大約需要半小時。
此外,神七還首次攜帶了中藥上天,這種名為太空養心丸的中藥湯劑,內含十幾味中藥,對提高心血管功能有顯著功效。據稱可以加強太空人身體機能,更好地防治空間運動病。

young 發表於 2008-9-26 09:25

專家籲加快研製大型火箭




神七成功發射,內地輿論叫好。但有內地專家指,中國必須加快研製運載能力更強大的火箭,才能配合要在發射神十時構建中國自己的太空站計劃的需要,中國與美國、俄羅斯以及歐洲比較,在擁有大型運載火箭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

[b]運重量不足 落後美俄10年[/b]
中國科學院院士、火箭專家屠守鍔指,搭載神七的長征2-F 火箭最大運載量9噸,而早在三、四十年前,美國和前蘇聯就已擁有可運載上百噸重衞星的火箭,歐洲阿麗亞娜火箭的運載能力也達數十噸,該等國家現已完成火箭的更新換代。
屠守鍔指,中國的運載火箭雖然幾經改進,在功能和可靠性方面有不少進步,但與航天強國還有很大差距,主要是直徑小、運載能力小、污染嚴重,未來載人太空和登月探測,中國急需要研製直徑更大、推力更大的新型火箭。目前,中國正研製的新型火箭,直徑為5米,最大運載能力為25噸。
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指,中國與航天強國存在明顯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差距。在人造衞星領域,中國剛達到國際航天界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技術水平;在太空船研製技術領域,與美、俄相比,雖然主要性能達到了第三代太空船水平,但綜合水平差距至少10年到15年。
新華網

[b]各國航天技術比較[/b]
國家:美國
火箭最大載重:139噸(土星5)
太空測控距離:逾1億公里
載人航天:已實現
世界位置:第一陣營

國家:俄羅斯
火箭最大載重:105噸(能源號)
太空測控距離:逾1億公里
載人航天:已實現
世界位置:第一陣營

國家:中國
火箭最大載重:9噸(長征2-F )
太空測控距離:38萬公里(繞月)
載人航天:已實現
世界位置:第二陣營

國家:歐洲
火箭最大載重:12噸(Ariane )
太空測控距離:38萬公里(繞月)
載人航天:未實現
世界位置:第二陣營

國家:日本
火箭最大載重:4噸(H-2A )
太空測控距離:38萬公里(繞月)
載人航天:未實現
世界位置:第二陣營

國家:印度
火箭最大載重:2.5噸(GSLV )
太空測控距離:不詳
載人航天:未實現
世界位置:第二陣營

資料來源:新華網

young 發表於 2008-9-26 09:25

BBC :中國起步慢但後來居上




神七昨晚成功發射升空後,外國媒體即時作出報道,盛讚中國跨出一大步,呈現中國的強大之餘,同時亦將引起日本等國家的不安。

[b]令西方及日本不安[/b]
路透社形容,神七發射,令在科技上具野心的中國,將展開首次太空漫步;但中國快速發展的太空計劃,令西方及日本等國家引起不安,認為中國在太空領域上有軍事野心。該社引述美國太空專家稱,這是中國權力的外在展示,最終目標是希望建立一個太空王國。
《紐約時報》報道,繼俄羅斯和美國後,中國是全球第三個國家進行太空漫步,對目前正積極發展太空計劃的印度和日本等亞洲國家,帶來一些競爭。
英國BBC一篇文章稱,神七升空,是要向一些傳統的太空強國傳達一個訊息:中國起步慢,但後來居上。有美國專家分析,中國此舉顯示,她已登上國際舞台。

[b]「中國邁出偉大一步」[/b]
印度新聞網站Newkerala.com 則以「太空行走 中國邁出偉大一步」為題發表文章,盛讚中國將首次實現太空行走的壯舉;並指大多數人士分析認為,相信中國不會被其他國家的太空計劃影響,也不會被拖入太空競賽中。
本報記者

heung_jason 發表於 2008-9-26 09:52

[b][size=7][font=標楷體][color=Navy]祝賀神七成功升空,希望中國人的首次太空漫步成功,更希望神七安全返回地面![/color][/font][/size][/b]

joan_minako 發表於 2008-9-27 04:03

神七兩太空人進行在軌訓練

二十六日晚十點十分,神舟七號太空人翟志剛和劉伯明開始在軌道艙進行在軌訓練。

兩名太空人首先檢查並設置艙外航天服和艙載對接系統狀態,穿好個人裝備,隨後兩人分別穿好「飛天」服和「海鷹」服,關閉航天服背包門,檢查艙外航天服及艙載對接系統控制機構及氣密性,調節服裝尺寸,開始進行移動訓練。

整個在軌訓練持續約一百分鐘。訓練過程中,地面可以通過各種下傳的數據及生理變化參數,考察和分析太空人在失重條件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心理傾向和動作定式以及太空人活動引起的人船相互影響,真實記錄太空人在飛行中的活動情況及其干擾影響,精確計算太空人活動對飛船姿態的擾動情況,為修正飛船軌道提供重要參考數據。

在此期間,太空人景海鵬不間斷地監視飛船運行狀況並及時向地面報告,對返回艙進行了首次抽吸冷凝水處理工作。

young 發表於 2008-9-27 10:11

神八開始 大規模生產太空船




神舟七號飛船(太空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表示,從神八開始,太空船將基本定型,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目前,神八初樣船已經開始地面試驗,通過所有試驗後,正樣船將開工生產。

[b]短時間高密度發射[/b]
張柏楠昨日接受新華網訪問時說,神八將有兩個重要使命,一是突破太空交會對接技術,二是實現載人運輸飛船定型。他稱,太空船定型後,不再做大改動,將成為中國空間站(太空站)至地球的天地往返運輸工具,也能為其他國家提供人員和貨物的運輸服務。定型後的太空船具備三個特點:可靠性、安全性更高;能夠運輸三人飛行七天,具備與太空站交會對接的能力;中國國產化水平高,能夠批量生產,短時間高密度發射。
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太空往返運輸工具,主要有美國的穿梭機和俄羅斯的聯盟號太空船,它們經歷數十次試驗才最終定型。而中國僅發射八艘太空船就能生產製造成熟的太空往返運輸器。

[b]內部裝修將更舒適[/b]
張柏楠表示,神舟太空船的技術起點很高,設計分析到位。大量地面試驗和七次太空飛行也使太空船各項性能指標得到充份驗證和考驗。因此,太空船定型具備良好的技術基礎。定型後的太空船外形結構上與目前基本一致,內部裝修更加舒適和人性化。新華社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