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良性投機 穩定供求
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在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指出,近期油價回落主要是投機盤 倉的結果。他又預期油價短期內不易重展升浪,但參考過供求關係這一主導長期油價走勢的主要因素,相信油價重見80美元一桶的機會不大,估計在今次經濟滑坡周期結束後,油價會升上150美元一桶甚或更高水平。格老指今次升浪雖由投機盤推動,但背後有實質供求因素支持(physical phenomenon ),屬於「良性」投機,可以起到穩定市場的功能,並非只會製造泡沫、擾亂市場秩序的「惡性」投機,而油價表現最終仍會返回供求層面。
供求逆轉不利油價
冠一頗認同其看法,但相信油價要再闖新高,需待供求關係再度出現變化才有機會,現時已告逆轉的供求關係,短期仍不利油價走勢。
先講供應方面,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和國基會總幹事於5月先後出訪中東,成功說服沙地每日增產55萬桶至970萬桶,雖然油價已下跌了不少,但迄今仍未有任何油組成員提出減產托油價的打算,換言之,石油供應仍處高 水平。
用油大國改變習慣
至於需求方面,最新數字顯示,作為最大耗油國的美國,國民已因應經濟轉壞和通脹高企,改變用油習慣,駕駛旅遊高 期的汽油用量減少了逾2%;第二大耗油國的中國,石油進口於7月亦大幅減少了7%,相信這與減少石油補貼,以致需求下降有關。始終,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收入偏低,難以負擔高昂油價,其他減少汽油補貼的國家尚有印度、印尼等人口大國,一些能力不足的邊緣分子必然補貼減少而被篩走,導致需求下跌。
供求關係逆轉,加上推波助瀾的投機盤收斂,美元又告轉強,均不利油價表現。油價短期內若進一步調整,絕對不足為奇。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