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美元見底 未見真章
美元上周大幅反彈,歐元於上周五跌穿1.5280美元技術支持後,一洩如注,即日連1.50美元的心理關口亦告失守,創下近七年半的最大單日跌幅。美元指數昨日升破76,改寫5個月新高,不少市場人士更認為,美元過去6年的長期跌勢已告一段落。冠一不排除美元「短線」或已見底,短期有望延伸反彈浪,但對美元是否可以扶搖直上則有所保留。各國經濟問題浮現
當美國經濟呈現疲態,而一眾新興市場(尤其金磚四國)經濟仍蒸蒸日上之時,市場充斥 「分割」(decoupling )的理論,指在美國經濟滑坡下,其他國家仍可以繼續維持強勁增長。當時筆者已力斥其非,強調美國這個龍頭的經濟若不濟,覆巢之下難有完卵,其他經濟體被殃及只是時間問題。美元今次強力反彈,並非美國經濟隱憂已除,而是美國經濟對其他經濟體的影響開始浮現, 價因而作出反映。
本周歐美日多地均有大量數據公佈,其中日本和歐元區分別在周三和周四,發佈次季經濟增長數字,市場已估計兩地均會錄得季度負增長,幅度分別為-0.6%和-0.2%,數據若符合或差於預期,對美元進一步反彈會有幫助。
料退稅難刺激零售
美國亦會公佈踏入第三季後首個零售銷售數字,6月零售銷售續有增長,主要是受惠政府退稅效應,但7月退稅金額大幅減少,加上不少美國國民為了捱過經濟嚴冬,把退稅儲起來或用來減債,經濟學者估計僅有四分一至六分一的退稅被用來消費,故7月零售數字預估值為-0.1%,今季更可能錄得17年來首個下跌數字。由於內需佔去美國總產值的接近七成,國民若不願消費,將會加深美國陷入衰退的危機,成為美元開展真正升浪的絆腳石。
此外,歐美相繼公佈通脹數字,亦會影響市場對兩地息率前景的看法,左右美元的走勢。
頁:
[1]